-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8
- 2
- 1
- 1
- 3
- 1
- 56
- 47
- 12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彤 高亚萍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2年18卷6期 623-6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确定抗C型副鸡嗜血杆菌(Hpg C)的单克隆抗体(mAb)的抗原表位.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从随机12肽库中进行生物淘洗, 用ELISA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通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生物淘洗过程, 获得了抗Hpg mAb结合肽.通过...
【关键词】 副鸡嗜血杆菌(Hpg);噬菌体展示;抗原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汉卿 温贵兰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8年39卷12期 194-198页
【摘要】 为查明贵州省某规模化养鸡场患病鸡的病原,从患病鸡内脏及眶下窦处采集病料,分离到1株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16 S rRNA序列比对.序列比对表明,该分离株16 S rRNA与GenBank中各亚型副鸡嗜血杆菌株16 S r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捷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46卷18期 63,69页
【摘要】 新蒲新区一养殖户新进1000多只绿壳蛋鸡,20日龄后,出现死亡.病鸡先出现跛行、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等症状,之后单侧眼部出现大量分泌物,几天后双眼全被分泌物包裹,最终衰竭死亡.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根据病鸡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相关实验室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书儒 《新疆畜牧业》 2015年1期 43-44,41页
【摘要】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毒素作用疾病。鸡是本病的自然宿主,感染鸡和康复的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临床上,根据本病传播快、颜面水肿、流鼻液、产蛋下降明显等特征性症状及病变和流行病学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圆珍 《甘肃畜牧兽医》 2015年3期 58-59页
【摘要】 传染性鼻炎( IC )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副鸡嗜血杆菌呈多形性,为革兰氏的小球杆菌,两极染色,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兼性厌氧子啊含5%二氧化碳的大气条件下生长较好。本菌分为A、B、C3个血清型,不同国家血清的发布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峰 苗立中 等 《家禽科学》 2014年10期 46-48页
【摘要】 从山东省某蛋鸡场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V因子生长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试验,证实分离菌为一株致病性副鸡嗜血杆菌,血清型鉴定该菌为A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硫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鹤 吴明谦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年12期 101页
【摘要】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num,H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眼和鼻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发病率很高,可以引起幼鸡生长停滞和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8~12周龄的鸡和产蛋母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刚 杨静媛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16-17页
【摘要】 1传染性鼻炎1.1流行特点及外观症状本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蛋鸡在冬春干燥季节较高发,鸡群发病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流鼻涕,先清涕后黄浓涕,脸部肿胀,眼窝下窦肿胀,眼部结膜炎及流泪,气管中由于痰液较多发出哕音和张口呼吸、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洪辉 王汉清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6期 12913-12914页
【摘要】 [目的]对1例鸡传染性鼻炎疑似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安徽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脸面肿胀、流泪和产蛋下降为临床特征的病鸡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细菌,并进行染色、镜检、菌落形态观察,并利用“卫星现象”和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