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
- 4
- 2
- 1
- 1
- 14
- 11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景环 云锦凤 等 《华北农学报》 2010年25卷2期 106-111页
【摘要】 通过EST同工酶和RAPD标记,对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加倍一代的70个单株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EST标记的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4和1.0之间; RAPD标记,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286 0和0.991 8之间;加倍一代群体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环 云锦凤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1期 103-106,121页
【摘要】 对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种间杂种F_1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_1生长势明显超过双亲,穗型呈双亲中间型;杂种F_1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2m+6sm;F_1为真杂种;F_1花粉母细胞后期Ⅰ有落后染色体出现,落后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环 云锦凤 等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9年10卷5期 67-71页
【摘要】 对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种间杂种F1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进行研究.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杂种F1的穗形介于双亲之间,呈半弯曲形,其母本加拿大披碱草植株浅绿色,茎粗糙,穗粗大而弯曲,每节2~3小穗,颖和外稃粗糙具短毛.父本老芒麦全株粉绿色,穗状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环 云锦凤 《种子》 2009年28卷12期 5-9页
【摘要】 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交后代的农艺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_1和C_1Ⅱ的生育期比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短,其他杂种后代生育期偏向加拿大披碱草;在植株高度上,双亲和后代的株高排序依次为C_1,Ⅱ>老芒麦>F_1>C_1 Ⅰ>加拿大披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环 云锦凤 等 《华北农学报》 2009年24卷6期 38-45页
【摘要】 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C_0Ⅰ、C_1Ⅰ、C_0Ⅱ和C_1Ⅱ7种材料进行了同工酶和RAPD的分析,旨在通过分子标记方法探讨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育期,EST同工酶酶谱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酶谱差异较大,在分蘖期杂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环 云锦凤 《种子》 2009年28卷11期 65-67,70页
【摘要】 通过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的杂种F_1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F_1是真杂种,而且F_1的遗传物质偏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双亲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RAPD可快速灵活检测杂种的纯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伶瑞 红雨 等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50卷5期 24-33页
【摘要】 [目的]明确内蒙古沙壤质暗栗钙土上种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加拿大披碱草(Elymus canadensis L.)和老芒麦(父本)×加拿大披碱草(母本)杂交一代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阐明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卓 云锦凤 等 《遗传学报》 2004年31卷7期 735-73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加拿大披碱草与野大麦2个四倍体多年生禾草杂交产生的属间杂种F1为三倍体(2n=3x=21),丢失了与亲本染色体基数相同的7条染色体.为查明该杂种F1的染色体构成,应用基因组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将父本(♂)野大麦基因组(H1H1H2H2)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红 于卓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2184-21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加拿大披碱草(2n=4x=28)和圆柱披碱草(2n=6x=42)为材料,对其BC1植株染色体数目、配对构型以及花粉育性和结实性等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BC1代85%以上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8条 (2n=4x=28);BC1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红 于卓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9期 1888-18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加拿大披碱草×披碱草F1和加拿大披碱草×圆柱披碱草F1的幼穗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的再生进行了研究.试验筛选出2个杂交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均为:MS+400 mg/L CH+3.0 mg/L2,4-D;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4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