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10
- 1
- 4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伍升 刘玉振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7年20卷3期 208-2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优化微板速率法检测ALT的参数.方法 采用动力学法,利用全自动加样器,结合微板、酶标仪以及局域网实现自动化检测.结果 微板速率法检测ALT 的标本量为50μl,基质液为200μl;RSP分配样品离孔底3mm距离同时以240μl /s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修淑丽 李燕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6年19卷3期 218-21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全自动加样器在采供血机构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手工加样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提高了血液检测的质量和水平,但有时会产生阳性拖带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华 刘玉振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5年18卷6期 482-4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解决STAR加高粘稠度液体的过程中掉液或针头挂液的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STAR加样器的液体参数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结果分别为吸液速度200μl/s、分配速度300μl/s、分配传输空气体积15μl、吹吸空气体积0μl、停留时间3s、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振 方建华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4年17卷4期 272-27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本站自1997年陆续引进RSP200全自动加样器和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实现了检验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的操作.在仪器使用过程中,需要探讨其最佳使用参数,掌握仪器常规的系统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笔者总结了工作中除仪器使用手册[1...
【关键词】 加样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全自动;故障排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建设 郭媛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34卷8期 1004,10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1种在e-Lisa全自动加样器中快速、方便、实用的检测抗乙肝核心抗体IgG(Anti-HBc-IgG)加样模式.方法 随机收集该院住院、门诊和常规体检血清标本90份,用e-Lisa全自动加样器分别按仪器自带加样模式A和改良加样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腊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年5卷13期 815-81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对血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工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更高的血液质量管理要求和实验室自动化、标准化需求.本站于2007年8月购进全自动加样器(Xantus 44 OH),其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宏伟 温涛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8期 1719-172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使用全自动加样器及后处理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样品漏加错加,但标本较多时,加样完成后需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进入后处理系统,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乙型/分析;自动分析;免疫酶技术/仪器和设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永忠 张光永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6年19卷4期 299-30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好[1],但由于采用一步法,即血清和酶标记抗原一步加入,可导致高浓度的梅毒抗体血清样本产生钩状效应[2],呈弱阳性甚至阴性反应;同时,用全自动加样器加样,由于冲洗不完全,高浓度的梅毒抗体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青成 郑康林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4年17卷3期 164-1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全自动加样系统的校正方法.方法用称重法测定加样器每根加样针每次加蒸馏水的重量,并计算出加样针每次排水容量,通过对4根加样针55μl容量的10次测定,计算出4根加样针加样容量,以判定是否在允许误差内,重复性是否可靠.结果 4根加样针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树良 谈维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3年16卷2期 106-10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前,全国许多血站都使用微机控制的全自动加样器ML/AT进行血液标本加样,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避免了手工加样的人为误差,提高了血液检测的质量和水平.但偶尔在检测到HIV抗体强阳性标本时,可能会在加样、洗涤时污染到邻近标本.笔者在使用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