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7
- 6
- 2
- 51
- 38
- 32
- 32
- 25
- 21
- 11
- 9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涂志华 周凌峰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2期 119-1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讨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规律,于2019年2月—12月,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罗浮锥(Castanopsis fabri)、细枝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会霞 石辉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696-1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天气变化频繁的春季选择了几种典型天气观测了油松、女贞、珊瑚树和三叶草叶面滞尘动态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和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供试物种的叶面滞尘量(g/m2)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4.57-5.45),珊瑚树(2.23-5.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娇妹 杨志峰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6期 3241-3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热场空间分布和动态演变受城市下垫面特征影响较大,基于实验观测数据,对北京市冬季不同景观类型下垫面的温湿度变化规律、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选取北京市5类景观区域的4种不同下垫面,进行温、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垂华 胡飞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2期 177-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外源茉莉酮酸甲酯均能显著地诱导水稻化感物质的合成,而且这种诱导效应与施用茉莉酮酸甲酯的浓度和诱导时间显著相关.0.4mmol/L浓度和处理后48 h,茉莉酮酸甲酯对水稻化感物质的诱导效应最强.同样,不同的水稻品种对茉莉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 刘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17卷2期 111-114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针刺足三里穴后多个时间点的脑功能网络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针刺足三里穴及假穴,针刺采取标准化操作,真、假穴位的针刺深度、刺激方式、刺激程序均相同.采集针刺前及针刺后10、25、45、60 min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光 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06年29卷5期 1035-1039页
【摘要】 用两个实验考查了时距估计中刺激物的动态变化效应.结果发现,刺激物的运动、速度和旋转角度显著地影响着被试的时间判断,刺激物速度的时距延长效应对于较长时距(18s-24s)来说更加明显;运动刺激与较短、较准确的时距判断相关联;旋转角度的减少使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一河 高光耀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2期 7069-70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规模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经过数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使得该区域大规模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对黄土高原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菲 周静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9期 4431-44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得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过度密植使该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到达上限,部分地区植被出现退化现象.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区域植被动态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利用MODIS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土地利用及气象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也娜 余洋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5年33卷3期 321-3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究建群种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加深对森林碳循环和源汇转换的了解,并为森林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监测样地的建群种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荷木(Schim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