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8
- 23
- 21
- 389
- 118
- 15
- 9
- 9
- 94
- 37
- 31
- 27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林 《四川中医》 2018年36卷7期 3-5页ISTIC
【摘要】 黄九龄教授为川北著名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肝病的论治独树一帜.概括总结出主要的学术思想有六:一是强调辨证论治与辨病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二是提出“湿热”为肝病的主要病因;三是要动态辨证、紧扣临床;四是要重视后天脾胃;五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诗雄 张莹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5卷3期 116-118页
【摘要】 化疗所致呕吐(CINV)乃临床常见现象,发生CINV时病人往往对治疗有抵抗性,易进展为难治性呕吐.由于中药有灵活、复合的特点,中药在辨证基础上加减治疗,往往可取得较好疗效.目前普遍认为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为治疗CINV的大法,但因人、因时、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昌 扈有芹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6期 692-694页ISTICCA
【摘要】 众所周知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特色,然如何辨证,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士懋教授认为,要研究辨证论治,必须溯本求源。源在何处,源在经典。经典中处处体现着以脉定证的思想。李老正是继承了这一学术精髓,继而在仲景脉学求索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阳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3期 2-3,6页ISTIC
【摘要】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在58年的读经典、做临床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该体系强调本于经典,源于临床。证是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核心,脉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灵魂,并具体化为六点作为临床指导:①以中医理论为指导;②平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艳 赵凤英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9期 1222-1223页
【摘要】 通过运用《伤寒论》中经方麻黄汤及葛根汤加减治疗长期枕后头痛连及项背痛的太阳经头痛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的病例,体会《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运用及临床意义及麻黄汤和葛根汤选方用药的思路和配伍特点,介绍六经头痛的分型及太阳伤寒兼经络不舒证头痛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荣 赵永山 《国医论坛》 2002年17卷2期 2页
【摘要】 <篇首> 辨证论治概念的本身就包含有动态的含义.所谓动态辨证,就是考察正邪消长盛衰的变化过程,把握这一过程中邪正进退的程度,尤其是机体正气的运动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广栋 李娟梅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50卷3期 37-39页ISTICPKUCA
【摘要】 总结吕文良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的治疗经验,吕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的经验可概括为畅通腑气,恢复肠道微生态;益气合血,调肺治肝;法时因势,巧用风药;把握火候,扶正固本与燥湿解毒并重;把握病机,动态辨证;未病已病,防治结合;通过辨证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伟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2期 133-134页ISTIC
【摘要】 张老认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的基础为精确的辨证施治,而辨证施治的核心在于审证求机;按照中医思维,动态辨证,是中医临床不变的法则;只有运用中医药理论去指导用药,配伍组方,才是临床取得疗效的保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芬 刘铜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25卷10期 3370-33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概率图的数学模型和迭代推理的算法,探索建立以经典中医辨证体系和方证对应理论为基础的自动交互式问答问诊数学模型.用于中医在线交互问诊和自动辨证分析,以提高远程中医临床问诊有效性,提供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辨证.该模型运用迭代推理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斌 阙祖俊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0卷12期 3174-3179页ISTICCA
【摘要】 癌症转移是机体局部靶器官病理改变后的结局,局部"正虚"与"癌邪来袭"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动态变化规律是术后癌症转移辨治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靶器官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为癌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土壤",而生物免疫治疗进入临床应用为调控肿瘤微环境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