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1
- 4
- 1
- 1
- 5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放 徐赫男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3年15卷3期 192-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螯型主体分子trans-1,2-二苯基-1,2-苊二醇(A)作为主体分子,可以选择性地识别蒿本挥发油中的肉豆蔻醚(B)并以包结物晶体(A)+(B)形式析出.利用Kugelrohr真空蒸馏技术将肉豆蔻醚从包结物晶体中分离出来.化学纯度接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建宁 《文理导航(下旬)》 2016年1期 95页
【摘要】 中草药粗提物往往是众多化学成分的混合物,一般来说,获得其单一组分的分离技术十分复杂.本文利用配位包结结晶法对肉豆蔻的有效成分实施选择性包结分离,旨在利用分子识别原理探索一种选择性高、简单、高效的新的分离技术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生 郭放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年12卷5期 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1,1,6,6-四苯基-2,4-己二炔-1,6-二醇为主体分子,可简单而迅速地从独活粗提物中选择分离有效成分甲氧基欧芹素.收率为0.12%.用IR、1H NMR、MS表征了甲氧基欧芹素的化学结构,并且用HPLC评价了选择分离的效果.还用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健 王忠华 等 《化学学报》 2007年65卷3期 222-226页
【摘要】 以1,1,6,6-四苯基-2,4-己二炔-1,6-二醇为主体分子,可简单、迅速地从白花前胡粗提物中选择分离有效成分3'-乙酰氧基-4'-β-羟基丙酰氧基-3',4'二氢邪蒿内酯,收率为0.17%.IR,1HNMR,13CNMR光谱和单晶衍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生 王忠华 等 《化学学报》 2007年65卷23期 2731-2737页
【摘要】 以1,1,6,6-四苯基-2,4-己二炔-1,6-二醇为主体分子,可简单、迅速地从青椒挥发油中选择分离出化学成分烯丙基茴香醚,基于挥发油的用量,收率为3.78%.IR,1H NMR,13C NMR光谱和单晶衍射证实了包结化合物结构,用气相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怀春 杨常春 等 《应用化学》 2001年18卷6期 440-443页
【摘要】 用GC-MS方法测定了小茴香挥发油的全组分,以1,1,6,6-四苯基-2,4-己二炔-1,6-二醇作为主体分子,选择性地将小茴香挥发油中的茴香醚作为客体,与之形成超分子包结物晶体.采用IR,粉末xRD,1HNMR确定了包结物的形成及其主客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诚 龚宁波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3年28卷3期 240-2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以小茴香挥发油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包结技术选择分离单一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主客体识别原理,选择主体分子,经重结晶从挥发油中选择分离单一化学成分.结果:应用X射线单晶分析方法测定包结物晶体结构表明,利用1,1,6,6-四苯基-2,4-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传海 郭文生 等 《药学学报》 2001年36卷9期 672-6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用主客体分子包结法选择分离小茴香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超分子化学的分子识别功能,采用螯形主体分子trans-1,2-二苯基-1,2-苊二醇作为主体分子,小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作为客体分子,螯形主体分子可与其中有互补性的化学成分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生 郭放 等 《药学学报》 2000年35卷11期 864-8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补骨脂又名破故纸,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成熟果实.主治温肾补精、白癜风、子宫出血等症[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武宏 张欣荣 等 《分析化学》 2012年40卷7期 1031-1036页
【摘要】 研究了7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法手性分离,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模拟技术研究拆分机理.考察了8种中性环糊精手性添加剂,只有2,6二甲基-β-环糊精对7种活性化合物都有手性识别能力.在30 mmol/L NaH2PO4缓冲液中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