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46
- 14
- 2
- 1
- 1
- 40
- 29
- 13
- 10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楠 陶源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年40卷6期 579-586页ISTICCA
【摘要】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以干燥的根茎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白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倍半萜及内酯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炔烃及其苷类、多糖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术具有抗炎、抗肿瘤、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泌尿系统、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婉玉 王斌 等 《西藏科技》 2022年7期 8-15页
【摘要】 独一味是唇形科独一味属濒危藏药植物.鉴于独一味的特殊价值,文章在检索和梳理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概括了独一味的资源分布、分子生物研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化工、资源保护政策和独一味的栽培技术等,力求为独一味充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爱静 庞素秋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4期 507-511页ISTICCA
【摘要】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要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皮肤皲裂等,疗效显著。研究显示,白及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联苄类、二氢菲类、联菲类、联菲醚类、菲并吡喃类、联苄葡萄糖苷类、甾体、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玉成 《菌物学报》 2017年36卷1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期《菌物学报》“药用真菌专刊”刊登了10篇文章,涉及了8种重要的药用真菌,包括综述4篇,研究论文6篇.综述分别对虫草、白囊耙齿菌和猪苓的研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和热点论述.研究论文分别对猪苓菌丝形成菌核差异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城 欧已铭 等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年43卷2期 51-58页ISTIC
【摘要】 玉米须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具有平肝利胆、利尿消肿之功效.玉米须还被广泛用作茶和功能食品.玉米须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为玉米须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玉米须黄酮的化学、分析、药理、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取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建丰 黄胜和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40卷5期 55-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斑地锦是中药材地锦草的来源之一,主治泄泻、痢疾、出血症、湿热黄疸和痈肿疮毒等症,该文对斑地锦的生物学特性、系统分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进行系统性文献梳理,为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Pub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虓 但林蔚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4期 38-46页
【摘要】 窝儿七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的根及根茎,为陕西"太白七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窝儿七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黄酮、酚类、甾醇等,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通过对窝儿七的资源状况、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基于窝儿七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祺 闵清 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5年39卷3期 262-265页
【摘要】 白及作为传统药用和观赏价值兼具的一种植物,化学成分众多,包括多糖、三萜类、联苄类菲类衍生物等化合物,具备收敛固涩、制酸止血、散结消肿等诸多功效,且在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研究中新发现的白及活性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尤嘉 李晓旋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10期 221-228页
【摘要】 福白菊作为菊花重要的品种之一,是我国传统药食兼用植物,是湖北著名的道地药材,广泛用于茶饮和日化用品行业.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菊花性甘、苦,微寒,具有清风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近年研究显示,福白菊具有抗炎、抗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佳玲 张泽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3期 516-530页ISTICCA
【摘要】 鹅不食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发散风寒、止咳、通鼻窍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鼻炎、鼻窦炎、鼻咽癌的治疗.鹅不食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甾醇类及酚类等.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其 164个化学成分及结构特征,并进行分类整理.鹅不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