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2
- 2
- 1
- 88
- 17
- 2
- 2
- 1
- 8
- 8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棋洪 黄桂忠 《新中医》 2025年57卷9期 17-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黄桂忠教授治疗岭南地区颈性眩晕(CV)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黄桂忠教授门诊辨治为CV的有效病案和处方,利用EXCEL软件对病案中出现的病证、病症及处方高频中药进行频数、频率统计,运用SPSS Modeler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斌 陈健一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5期 849-852页
【摘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情复杂,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大部分患者血小板长期低下,常伴各种出血及乏力等临床症状.ITP中医称为"紫癜",常以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益气摄血为常法.陈健一教授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常表现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榜 梁保丽 等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1期 35-46页ISTICPKUCA
【摘要】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令媛 陈健一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3卷9期 1511-1514页ISTICCA
【摘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临床少见且疑难血液病之一.西医主要用激素治疗,治疗有局限性且有并发症,患者常生活质量低下,近年来本病的研究进展缓慢.中医按照“虚劳”“黄疸”等病进行辨证论治,基本病机为脾肾亏损、气血两虚、湿热内蕴、瘀血阻络.笔者传...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中医治疗;李东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祺 孙西庆 《广西中医药》 2020年43卷5期 58-59页
【摘要】 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最常见的类型,慢性紧张型头痛平均每月发作时间≥15天,持续超过3个月(每年≥180天),且每次头痛持续数小时、数天[1-2].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支持为主,常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 金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34卷3期 19-21页
【摘要】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多寐”“嗜睡”“多眠”“多卧”“嗜卧”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脾、心、肝、肾、脑髓等脏腑密切相关.金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形成和发展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脾具有主运化的水谷精微,以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玉娇 逄冰 等 《吉林中医药》 2018年38卷1期 20-23页ISTIC
【摘要】 郁火证是因阳气被遏而导致的一种热性病证.该证的病位在脾,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阳气壅滞于脾土无力升发,郁久而发热.郁火主要乘袭人体之眼、耳、口、鼻、咽喉等官窍及肌表皮肤,出现肤灼窍热之症.郁火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西医治疗为对症治疗,相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 徐陆周 《环球中医药》 2018年11卷5期 732-734页ISTICCA
【摘要】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湿邪易犯脾胃,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笔者团队治疗慢性胃炎湿邪致病的临证思路及用方用药特色,并附以验案,具体治湿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温化寒湿法、升阳化湿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汐茵 白钰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1卷12期 965-966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浙江近代名医范文虎治疗湿温病的经验,以期对临床治疗湿温病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范文虎先生的医事资料,筛选出范氏治疗湿温病的医案,进一步分析其治法遣方的特色,从而总结其治疗湿温病的临证经验.[结果]范氏治疗湿温病善用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东 黄小波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26卷8期 1496-1497页ISTIC
【摘要】 眩晕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医理论认为,若脾为湿困,清阳不升,头面五官不得濡养,则发为眩晕.其临床多表现为头晕,伴乏力嗜睡、耳鸣健忘、舌苔腻等.临床使用清震汤合泽泻汤加味,化湿升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