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
- 13
- 3
- 2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兆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卷7期 15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散寒化痰法对寒性致病性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营口市中医院内三科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寒性致病性哮喘患者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患者依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美艳 何良文 等 《疑难病杂志》 2009年8卷3期 162-1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化痰定喘散热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外周血细胞、肺功能的影响.目的 150例哮喘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规范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定喘散热敷背部.7 d为1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淑芳 董永军 《天津中医》 2001年18卷6期 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69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104例,女65例.年龄均为50岁以上.病史最短8年,最长17年.2 诊断标准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瑞仁 逄朝霞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29卷8期 710-710页
【摘要】 <篇首> 百部清肺定喘化痰散是自制的一种安全具有清肺热、抗炎、镇咳祛痰、平喘、养阴润肺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积水、肺心病、慢性咽喉、鼻炎等)的散剂.现将其亚急性毒性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瑞仁 逄朝霞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28卷8期 712-714页
【摘要】 <篇首> 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憋喘,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失宣降.百佛清肺定喘化痰散具有镇咳、解痉平喘、抗炎、抑菌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积水、肺心病、慢性咽喉炎等,效果显著.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2卷11期 55-56,58页
【摘要】 目的:观察化痰定喘散热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并按分期标准为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常规的吸氧、补液、抗炎、解痉止喘等,实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定喘散热敷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朗虹 杨美艳 等 《健康之友》 2023年22期 97-99页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痰湿阻肺型肺胀使用化痰定喘散热敷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21年01月0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痰湿阻肺型肺胀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抽签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莉 张凤仙 《中医学报》 2012年27卷8期 1045,10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法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采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法治疗,方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方药组成: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白芍、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南生 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定喘化痰散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就诊病例187例,用定喘化痰散治疗。结果:治愈120例,好转58例,总有效率95.1%。结论:定喘化痰散在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明显,适宜于儿科推广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