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5
- 2
- 64
- 19
- 3
- 1
- 1
- 13
- 10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姬永亮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8期 67-71页ISTICPKU
【摘要】 作为一部重要的年表类工具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概述了北宋时期出现的医学重大事件、方书著作、医政制度等,绝大多数条目都附有引用文献,但其中部分内容偏离了历史史实,引用文献也屡现差错.通过查找相关原始文献、二手文献,重新辨析相关医学事件...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考辨;北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永亮 《医学与哲学》 2020年41卷10期 67-71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作为近年出版的一部相当重要的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年表类工具书,载录了较为丰富的反映北宋时期医学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但是其中部分内容的陈述与史实不甚相符.分别从原始文献、二手文献入手,重新辨析该书相关内容在人物、时代、职...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考辨;北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荣 《医学与哲学》 2014年35卷1期 88-90页ISTICPKU
【摘要】 张仲景时期五脏证治概念界定边缘清晰,又能化整为零,分散于各具体证治.之后经六朝隋唐,杂病领域的积累致使内部有重新整合的刚性需求.而承载多层五脏辨证新说的七篇<大论>的出现切合发展时机.进入北宋之后,七篇<大论>没有立刻产生影响,直至仁宗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文 卢旻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28卷6期 2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北宋(公元960~1126年)是中医学发展史上承前继后的重要时期,此期政府制定的中医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为金元时期"新学肇兴"[1]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秋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32卷3期 4-6页ISTICCA
【摘要】 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名医辈出,医药著述丰富.兴盛的巴蜀文化、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医学教育、丰富的药材资源等都为巴蜀地区医学的繁盛提供了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31卷1期 5-7页
【摘要】 在北宋儒臣校订后的《甲乙经》刻本中,皇甫谧释文虽与正文皆作大字,但释文大多独立成段,故二者清晰可辩,条理分明.通过对明蓝格钞本《甲乙经》的考察,发现当时的《甲乙经》传本中出现大量误分段落或误合段落的现象,造成正文与皇甫氏释文严重混淆,但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31卷2期 20-24页
【摘要】 在北宋儒臣校订后的《甲乙经》刻本中,皇甫谧释文虽与正文皆作大字,但释文大多独立成段,故二者清晰可辨,条理分明.通过对明蓝格钞本《甲乙经》的考察,发现当时的《甲乙经》传本中出现大量误分段落或误合段落的现象,造成正文与皇甫氏释文严重混淆,但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敬生 陈艳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15卷1期 25-27页
【摘要】 <篇首> 历史上促进医药发展的因素很多.我们探讨医药学的发展,不能仅仅盯着医药学术内容和对此有突出贡献的医家,还必须研究与此紧密相关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洪 《中华医史杂志》 2009年39卷2期 82-86页MEDLINE
【摘要】 太医学是北宋末年特设的医学教育机构,与太医局不同,它从属于国子监系统,;属于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太医学实施了三舍升降制、地方贡额制,并促使各地设立了路、州、县三级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学对提高医牛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推动医学普及,均有积极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齐 黄玉燕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8期 1311-1316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学病机理论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一般规律的理论认识,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病机理论创新的重要阶段.刘完素提出六气化火病机理论,析用药寒凉之理;张元素师徒阐发脏腑病机理论,特别是李杲提出阴火病机、治疗上重视脾胃升降之序;朱丹溪阐发相火病机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