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1
- 1
- 10
- 7
- 1
- 1
- 1
- 31
- 18
- 10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蒋祎 蒲川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5期 617-619页ISTICPKU
【摘要】 医事法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有效解决,缓解激烈的医患冲突.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学生接受的是单纯法学思维训练,且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一直较难达到既定目标.临床专家全程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敏 王安富 等 《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23期 55-56页ISTICPKU
【摘要】 我国医学院校积极探索建立医事法律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医事法律复合型人才,符合科学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培养医事法律复合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基本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培养医事法律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闻萱 王博 等 《医学与法学》 2020年12卷6期 96-101页
【摘要】 本文认为我国医事法律专业开设二十年后的现状与预期相比不太乐观,对该专业在学位授予、学习年限、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对该专业二十年来人才培养的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绍辉 钟双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年27卷1期 39-41页PKU
【摘要】 医学院校通过开设医事法律专业或相关方向培养医疗法律人才是我国较为独特的教育模式,其中本科培养模式是主流,但这种培养模式在专业名称、授予学位、培养方法、课程设置、学制等方面极不规范.本科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内在局限性,决定医疗法律人才的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西部医学》 2010年22卷3期 586,封3页ISTIC
【摘要】 医闹是一种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也是谋取不正当经济收益的手段,鉴于目前大多数医务人员都缺乏基本法律知识的现实,多数医疗机构都在积极引进和培养医事法律人才.实践证明,医事法律人才在防范医疗事故,处理医疗纠纷的医疗法律事务中发挥着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鸿 姚应水 等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5卷3期 26-28页
【摘要】 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实施,社会对医事法学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遵循培养医事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基本原则,探索提高其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质量的路径,有利于医学院校切实担起培养医事法律复合型人才的职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瑶 周志勇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27卷3期 6-8页ISTIC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医事法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如何培养高级专门的医事法律人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平 刘毅 等 《法制与社会》 2015年29期 229-230页
【摘要】 合理构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在论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从医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指导方式等方面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提出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以期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波 《科技风》 2014年19期 274-274页
【摘要】 在现今社会,医闹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不利于医院正常秩序的维护,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此外,医闹已逐渐成为一种谋取不法利益的手段。由于现在很多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因此,许多从事医疗的相关机构都十分注重引进医疗方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霞 《医学与法学》 2012年04卷4期 50-53页
【摘要】 当前,我国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要保证医事法领域“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重构培养卓越医事法律人才的实践路径就至关重要——应秉承有利于培养医事法律实践能力和有利于医事法律职业化素质形成的原则,选择教学方式,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