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45
- 67
- 22
- 16
- 7
- 1
- 436
- 84
- 80
- 47
- 34
- 160
- 69
- 60
- 44
- 4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雪韵 薄晓明 等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8年39卷8期 81-83页ISTICCA
【摘要】 阐述新时期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及师资建设现状,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包括青年教师导师制、拓宽教师知识结构、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等方面,以期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飞龙 吕炜 等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期 74-75页
【摘要】 “健康中国”建设规划的提出,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分别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论述,并分析原因.探索推进医学信息管理高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习丹 梁世华 《科技视界》 2019年7期 200-201页
【摘要】 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利用微课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医学信管专业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丽宁 庹兵兵 等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年8期 2-7页ISTICCA
【摘要】 介绍美国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结合我国医学信息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3个方面提出人口健康信息战略背景下的医学信息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琦 胡珊珊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4年35卷11期 90-93页ISTICCA
【摘要】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入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从基于问题导向的理论教学、项目驱动式的实验教学、融会贯通的课程设计以及多元评价考核方式4方面阐述该教学形式的应用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沛 王丽霞 等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4年35卷1期 89-92页ISTICCA
【摘要】 结合内蒙古医科大学实践,针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特点,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组织、知识体系结构、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提高网络技术教学质量的方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知识体系能够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珊珊 滕剑锋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3年34卷12期 82-84,77页ISTICCA
【摘要】 以数据库原理教学为例,讨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方案.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数据库教学过程中,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考核方式4方面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加论 陈洛夫 等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3年22卷11期 27-29,32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分析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及对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卷36期 64-65页
【摘要】 现代社会发展,使得医院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该文主要就"医院信息研究+校企合作+校内实训+企业实习以及向医院输送信息管理人才"这一体系来提高医院应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文中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化背景下,对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培凤 李小霞 等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年19卷1期 1-4,73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国内部分院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该专业目前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