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
- 1
- 10
- 8
- 5
- 5
- 4
- 7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丽 祁翔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44卷2期 323-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以医学考古学的视野,在对相关考古发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香料交流的历时性出发,将中国古代香药的发展分为发生期(先秦)、发展期(秦汉)、成熟期(魏晋至唐)、兴盛期(宋元)、普及期(明清).而丝绸之路则为香药文化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丛苍 祁翔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3卷5期 779-7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先秦时期是传统养生发展的肇端.结合考古发现及相关文献材料,从运动、饮食、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三个方面,简要梳理先秦时期与养生有关或具有一定养生意义的行为和现象.以医学考古学的视角进行长时段考察,先秦养生观念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丛苍 祁翔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35卷3期 243-249页ISTICPKU
【摘要】 灾疫疾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简要梳理中国古代灾疫疾病事件,从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几项基本原则入手,以疫病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隔离防控、骸骨收敛、公共卫生条件保护四个方面为例,辩证地看待古人应对灾害疫病事件的措施,探讨中国古代灾疫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丛苍 张朝 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52卷4期 5-15页
【摘要】 医学考古学是考古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理论来源于考古学、哲学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诸如进化论、辩证法、系统论、中程理论等.其研究方法除了遵循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外,还有情境分析法、现代科学技术及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等方法.医学考古学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丛苍 曾丽 等 《考古与文物》 2022年4期 65-71页
【摘要】 中国古代军事医疗的进步,与医学及战争的发展密不可分.商周时期,医学有了一定的进步,频发的战争冲突也促使这一时期军事医疗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通过对相关考古学遗存的分析,商周军事活动造成的创伤主要有砍刺、箭伤、骨折及残疾等,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丛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1卷6期 13-17,53页
【摘要】 医学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学问,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并与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医学考古学与考古学、中医学、医学史、体质人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及现代科技的关系较为密切.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有助于推动医学考古学学科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也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建红 《医学与哲学》 2008年29卷19期 70-71页ISTICPKU
【摘要】 <临床医学的诞生>是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福柯的一部医学史研究专著,主要从空间、语言和死亡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医学也就是临床医学诞生的可能性条件,兼具历史与批判的性质.它揭示了隐藏在医学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反映了福柯瓦解传统、颠覆理性的新型历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嘉雯 王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8期 26-27页
【摘要】 医学考古学是医学和考古学的交叉学科,是以医学研究为主要目的或主要内容的考古活动或涉及医学内容的考古研究。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为各阶段的医学史提供实物证据。文章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结合古代医学典籍和现代中医针灸疗法的原理,联系民族学材料,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寒蕊 李贺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2期 552-5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痰核为痰病的一种,是由停滞于体内而未排出的实质性的痰而引起的一种中医病证,具有可单发、可多发、不红不肿不作痛、推之可移的特点.在金元时期始有明确记载,作为病名首见于明代《医学入门》.通过整理古籍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经验,将"痰核"病因病机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顺 孟聪申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27卷4期 244-247页ISTICCA
【摘要】 铅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通过测定各种介质中4种铅稳定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的比值,来追踪含铅物质来源的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考古、地质勘探、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医学等专业研究领域,是进行铅污染暴露来源解析的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