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7
- 87
- 16
- 5
- 186
- 56
- 17
- 13
- 12
- 87
- 38
- 15
- 14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玉云 史小平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年27卷6期 574-577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人体器官超声特征的数学建模和软件设计,实现对医学超声成像过程的仿真,在此基础上研发可用于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医学超声成像仿真系统.此系统可以避开只有在真实患者身上进行试验才能缓慢提高技能这一常规,以达到降低培训成本、缩短培训周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秉森 王文博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7年24卷5期 366-36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回波成像的原理;方法: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了超声成像系统,并且简单模拟了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结果:实现了记录波形、采样坐标、生成波形图的功能;结论:本文为进一步通过波形分析超声回波中所携带的关于人体组织结构、成份、状态等信息奠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淑丽 汤文文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7年31卷5期 328-329页MEDLINEISTIC
【摘要】 在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数字波束形成器是影响其性能及硬件复杂度的关键部分,它要求A/D采样率大大高于奈奎斯特频率以满足延时精度的要求.报告采用数字插值波束形成器,通过插零、滤波的方法实现精延时.结果表明.数字插值波束形成器大大降低了A/D转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义兵 余大昆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6年27卷4期 23-24,27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计算机在医学超声成像领域的应用,着重讨论了医学超声图像处理的方法和医学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新源 李平 等 《应用声学》 2016年35卷4期 334-342页
【摘要】 为研究医学超声成像中的相位畸变模型,通过Westervelt方程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比较了近场相位屏模型、全局声速误差模型以及分层介质模型在聚焦发射过程和回波信号接收过程的特点,并参考理想均匀介质与人体非均匀介质的结果,发现几种相位畸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来 杨金耀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年17卷7期 6-8,22页
【摘要】 医学超声成像换能器正在朝着宽频带、高频、微型化和环境友好等方向发展.本文从临床应用需求出发,对医学超声成像换能器在若干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静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0年13期 20-20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超声领域中计算机的应用,探讨了医学领域超声图像处理的方法和医学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新旺 冯炼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4年43卷3期 278-2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超声宽波束成像是一种高帧频超声成像技术,相对于线聚焦、平面波和发散波等成像方法,其通过远点聚焦能更好地平衡图像分辨率、对比度和帧频等成像性能.目前,宽波束成像的主要研究均是基于线阵超声换能器,但线阵超声换能器成像视野有限且不适用于较深的腹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碧云 吴港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1卷5期 63-69页
【摘要】 双模超声广泛用于医学临床诊断,其中B模式脉冲用于成像,多普勒脉冲则用于血流速度估计.数据采集时间在两种模式之间共享.为了提高B模式图像的更新频率,需要减少多普勒脉冲数量,即发射稀疏多普勒脉冲进行血流速度估计.然而现有的适应稀疏脉冲采样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沐阳 张思源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21卷3期 44-49页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概率升高,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医学检测中,医学超声成像广泛应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然而传统超声成像为二维断面成像,缺乏直观性.本论文基于串口通信实现的滑台系统、采集卡实现的视频采集以及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