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13
- 6
- 4
- 3
- 1
- 7
- 7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英姿 周多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28卷6期 44-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是指患者在入院救治过程中,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习惯不当容易造成腓总神经进一步压迫,引起疾病的继发性恶化.大多数患者因不能及时发现,在早期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和治疗,从而导致后期严重影响身体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雷 吴学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10卷9期 41-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成因和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5-07~2006-07收治的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8例获明确诊断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优4例,良3例,差1例. 结论 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建明 覃文玺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4卷4期 66-66页
【摘要】 <篇首> 我们自1996年4月~2001年6月用中药内服和外洗治疗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1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 5例患者均来自外院,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4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者7天;损伤原因:小夹板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兴翠 周尉玺 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1年20卷9期 454-4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腓总神经损伤患者2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电针刺激及西药促神经生长药物和甲钴胺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方.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涛 郭稳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31卷6期 527-5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高频超声表现,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32例患者均有肢体接受手术等治疗的病史,且在治疗后均有神经受损的临床表现,其中桡神经损伤19例,腓总神经损伤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德玲 常方利 等 《护理研究》 2007年21卷10期 862-864页ISTICPKU
【摘要】 分析手术病人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膝关节长时间外旋、外展或局部压迫所致,其次为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的低温、低流量灌注和微血栓引起神经细胞缺血变性.提示加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以避免腓总神经损伤,及时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可避免腓总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德 王振昊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8期 122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Backgroud:Injury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 is not rare in clinics, which is caused by many reasons especially traum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乔生 黄耀添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1年15卷4期 2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臀部坐骨神经损伤较为常见,是周围神经损伤中处理较棘手的问题之一。而儿童臀部坐骨神经损伤又占绝大多数。其中医源性损伤占首位。1960年8月~1997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共收治儿童臀部坐骨神经伤164例,术后获得随访139例。现对此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强 杨延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6卷14期 75-7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科于2006 -01-2012-12对26例腓总神经损伤后期患者行胫后肌肌腱转位重建足背伸功能手术,对获得随访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显示临床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6~62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