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5
- 6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晨 张晓雨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2期 111-1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试验设计中体现中医学特色的主要方式.在目前以病统证为主的研究对象认知体系下,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和规模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难以反映真实世界中医诊疗和疾病演进情况,影响了中医临床证据的有效应用.基于同证候系疾病病机的相通性,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翼天 魏秀秀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23期 2055-20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将古方应用于治疗“伤寒病”的六个阶段,为后世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做出了示范.当代中医在面对以现代医学为基础的疾病时,应效法《伤寒论》,以病分期,重视疾病的发展演变,从横向上厘清疾病的脉络,以人分证,重视个人的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航 李建生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3期 256-2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显著,但现有的疗效评价方法不能对其临床疗效做出合理的评价,无法体现其治疗优势.对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从专家经验个人判断、西医疗效评价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3个方面进行述评;提出建立病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英 李小茜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8期 1538-1542,15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病、证、症是中医理论体系中层次有别的对人体疾病的反映,对于病证的诊断均不可或缺.应综合病、证、症(包含现代医学检查)三位于一体的诊断思维模式,逐渐发挥出中医学在疾病诊治方面的优势.自内涵至外延,厘清病、证、症的概念,强调以病证结合思想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学平 叶放 等 《中医杂志》 2011年18期 1531-15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认为“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病机证素”是指辨识证候的病机要素,主要包括病理因素、病位、病性等,其核心内容是病理因素,结合病位从脏腑病机和气血病机等分析其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的证候性质.传统的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别、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学敏 《中国针灸》 2011年31卷11期 961-9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灸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2006年5月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霞 郭伟星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2期 168-1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的研究,不同学者提出从病证结合入手、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创立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以单证为研究单元、"辨证元"计量诊断、以量表规范中医辨证等研究思路,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茵 王爱云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12期 2549-25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不能回归到临床,指导中医师遣方用药进行思考,通过深入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方式及特点,认为合理的复方评价体系还未真正建立,是制约中药复方研究的瓶颈,有必要密切联系生命学科的发展另辟蹊径,创新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世波 刘保延 等 《中医杂志》 2009年50卷1期 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症"是疾病诊断和证候判断的依据.对疾病、证候的诊断性评价及结局评价都离不开对"症"的考察.分析"症"及其分类在辨证论治、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对疾病临床评价指标遴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建立包括"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思路和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晓娟 张军平 《中医杂志》 2008年49卷9期 775-7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辨证论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传统医学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病证结合是准确认证的关键,病证统一则是辨证精确的肯綮,而方证对应是临床施治的前提,也是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核心内容,但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证候概念的泛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