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21
- 6
- 4
- 4
- 372
- 166
- 77
- 22
- 21
- 65
- 62
- 47
- 27
- 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麦洁琳 吴强 等 《智慧健康》 2024年10卷33期 111-1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
【中文期刊】 刘媛 赵娜 《贵州医药》 2023年47卷11期 1827-182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社区与医院的联动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HF)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HF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社区与医院联动护理模式,比较治疗依从性、生...
【中文期刊】 王丽华 肖泽萍 《中国卫生资源》 2019年22卷4期 315-320,32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形成了专科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以复元为目标,强调家庭参与的重要性,整合医院、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精神卫生服务.我国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了专科医院-社区...
【中文期刊】 许玉洁 刘晓霞 等 《护理学杂志》 2019年34卷19期 99-10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综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念及其在高尿酸血症患者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建立规范有效的高尿酸血症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以适...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 网络平台;
【中文期刊】 郑传芬 陈济安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21年31卷3期 252-254页 ISTICCA
【摘要】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了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11月24日,据WHO统计报道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病例达到58 425 681例,死亡例数达到1 385 218例[1].在这场严峻抗疫阻击战中,社区...
【中文期刊】 陈健辉 李玉 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37卷12期 172-173页
【摘要】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与社区康复中对其服药依从性及躯体功能的作用.方法:2020年4-9月收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0例,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
【关键词】 个案管理-服务团队模式; 严重精神障碍; 医院与社区康复;
【中文期刊】 王瑛 詹云云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3卷8期 1029-1031页
【摘要】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9-202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比较分析2020年医院和社区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以及2019与2020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结果...
【中文期刊】 顾苏予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卷9期 100,10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有效衔接对难治性高血压(简称R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来院治疗的77例RH患者.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的干预方法是医院、社区护理有效衔接,统计39例;B组的干预方法是...
【关键词】 医院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效衔接; 难治性高血压; 预后;
【中文期刊】 卢杨 张鹭鹭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09年12卷3期 206-207页 ISTICPKUCA
【摘要】 本文界定了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互动的定义,并进行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医院与社区间互动较为欠缺,没有形成有效资源流动和共享;继而从卫生服务系统各主体行为特征着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促进互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