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4
- 3
- 1
- 77
- 34
- 6
- 3
- 2
- 35
- 23
- 12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中兴 钱益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年30卷3期 359-3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体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感染性幼虫的形态鉴别,对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均具有实践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口矛(咽管矛)和鞘膜横纹的特征,就可以准确鉴别两种钩虫的感染性幼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家旭 苏成豪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31卷7期 640-6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克隆十二指肠钩虫的ITS1-5.8S-ITS2,初步分析钩口属的系统发育,构建基于ITS1、ITS2的圆线目线虫的系统进化树,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进化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从厦门海沧东孚镇收集标本,分离,形态鉴定为十二指肠钩虫,分别克...
【关键词】 十二指肠钩虫;ITS1-5.8S-ITS2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礼飞 邓莉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年23卷10期 1021-10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蛋白AduNAP7并鉴定抗凝活性.方法 运用RT-PCR扩增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蛋白AduNAP7成熟蛋白及其组成肽段AduNAP7A、AduNAP7B的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克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
【关键词】 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蛋白AduNAP7;原核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旗 汪天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9年17卷2期 119-123页ISTICCA
【摘要】 钩虫是肠道寄生线虫中危害最严重的虫种,据估计2010年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约4亿.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两种钩虫的虫种鉴定在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钩虫病的防治策略制定、临床用药和寄生虫教学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实验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立江 邓爽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年16卷4期 531-5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钩虫与粪类圆线虫在光学显微镜下的鉴定要点.方法 采用粪便分析仪进行样本预处理,将匀浆后的粪便混悬液滴于含生理盐水的玻片上,再滴加1滴稀释后的碘液静置5min,然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超高倍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分析,根据十二指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景荣 汪毅 《临床内科杂志》 2010年27卷9期 617-6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农民,61岁.因而色苍白、乏力伴纳差5年余入院.患者于2005年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和纳差,当时在外院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0g/L,当时胃镜诊断为"贫血性胃粘膜相",给予口服铁剂等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出院.
【关键词】 十二指肠钩虫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礼飞 胡晶晶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07年7卷8期 718-7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克隆十二指肠钩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运用3'RACE及RT-PCR技术分别扩增Ad-FAR-1 cDNA部分片段,获得序列经拼接后利用在线BLAST程序检索GenBank中相似的核酸...
【关键词】 十二指肠钩虫;脂肪酸和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克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晓岚 闻礼永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7年14卷1期 12-15页ISTICCABP
【摘要】 为观察伊维菌素驱治犬钩虫和人钩虫感染的效果,采用伊维菌素6.25、12.5和25 μg/kg灌服治疗犬钩虫感染犬,同时用10.6 mg/kg阿苯哒唑作对照;采用伊维菌素0.2 mg/kg顿服治疗人钩虫感染者,并用400 mg/次阿苯哒唑作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家旭 潘沧桑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9卷3期 431-434页
【摘要】 从病原学、个案感染史、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对近几年寄生虫病项目进行调查,确诊了十二指肠钩虫、东方毛圆线虫和粪类圆线虫各1例重度感染者,其每克粪虫卵数(EPG)分别为3 744,3 016,4 139.其中,前者是其他医院误诊的对象,后两者是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德福 严瑾 等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7年5卷1期 56-封三页CA
【摘要】 <篇首> 寄生人体小肠的十二指肠钩虫以其钩齿咬附于肠壁摄取血液和粘膜为营养,并不断将吸入的血液迅速从肛门排出,同时不断分泌抗凝血酶,致使伤口常渗血不止.加之钩虫不断迁移咬附部位,造成新老伤口持续流血.2006-09收治1名因十二指肠钩虫直肠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