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
- 54
- 94
- 4
- 2
- 1
- 1
- 17
- 6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古菲菲 赵朋娜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1期 43-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测算健康人十二经细胞外液阻抗左右侧失衡度(IBD-LRM)、表里经失衡度(IBD-EIM)、手足同名经失衡度(IBD-HFM),为经络诊断奠定基础.方法:纳入31名健康受试者,使用生物阻抗谱测量技术,将1~100 kHz、200μA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维波 李宏彦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6期 455-4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从空间角度看,《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是对人体空间区域的划分,该划分与十二经脉的命名密切相关.三阴三阳的位置是以观察者即“圣人”自身的角度来确定的,有南面而立和仰卧朝上两种姿势,根据经脉的循行位置可理解《素问·阴阳离合论篇》对三阴三阳位置的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龙 赵淑华 《中国针灸》 2010年30卷10期 859-8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不是按照三阴三阳排列的,而是根据气血在人体的运行规律确立的.气血在流注过程中的多少盛衰变化,形成了由气血阴阳最盛的太阴与阳明,依次消长转化递减,经少阴与太阳,至气血阴阳衰少的厥阴与少阳,衰尽复生,终而复始.这种终而复始、如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卓廉士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10期 811-8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梳理了秦汉文献中有关数术的记载,参考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论述,并将其与中医典籍进行对照,以探讨古代数术与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联系.结果发现十一脉体系是五输穴、原穴、全身腧穴的数理基础,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经脉体系的建立使得脏腑经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喜新 王雪霞 等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3期 227-2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内经>等文献提供的线索,分析了三阴三阳的来源和各自阴阳的含量,指出阳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阳明、太阳、少阳,阴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太阴、少阴、厥阴的内在含义.根据五(六)脏所处部位确定各自的阴气含量,按照阴气多配多、少配少的原则,五(六)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醒华 李月仪 等 《国医论坛》 2019年34卷3期 1-4页
【摘要】 目的:探讨《内经》经脉理论和“气水通道”理论用于解释《伤寒论》中厥证的可行性.方法:以“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为伤寒厥证总纲,试用《内经》中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特点,对厥证条文及方药进行分析,用“气水通道”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昌涛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年1期 141-142,143页
【摘要】 目的:简要介绍尺胫针疗法治疗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机理。方法:从十二皮部与十二经脉的关系、标本理论、局部与整体全息论和近几年临床及科研结论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结论:尺胫针疗法是以尺胫部皮部为刺激点,操作简便、安全,便于应用和推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 张玉燕 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23卷2期 971-971页
【摘要】 当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文化水平均在升级,对自身的保健关注有加,自然就要了解人体的奥妙,那么十二经脉在头面部、颈项部、四肢、躯干部循行分布的规律一定要掌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荣 韦利飞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3卷16期 381页MEDLINE
【摘要】 <篇首>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即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倩 周美启 《中国针灸》 2019年39卷5期 535-5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受不同时期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天六地五”学说、“天之十二”学说、“二十八宿”学说、三阴三阳学说、古代官制理论,其理论发生了更替、变革,甚至是出现与事实相背离的现象.受“天六地五”学说影响,早期经络文献只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