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72
- 210
- 109
- 101
- 225
- 208
- 149
- 109
- 80
- 156
- 117
- 86
- 62
- 4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一之 郝利霞 《植物分类学报》 2007年45卷3期 421-42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查阅亚马景天S.almae的等模式,发现该种应该是华北八宝Hylotetephium.tatarinowii的新异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先云 段毅豪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11期 966-97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对采自天津北大港和河北黄骅两个相临蝗区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种群进行等位酶基因频率分析,比较了这两个种群的遗传结构.等位酶酶谱分析表明,19个基因座中4个基因座(Md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杏认 张星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0期 6700-67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华北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连续6a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CO2、N2O通量进行了整个轮作周期的连续观测,探究施用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其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培亮 常朝阳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6期 1251-12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依据植物野外和腊叶标本形态观察以及小叶脉序观察,对贺兰山岩黄耆(豆科)及其近缘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岩黄耆及其近缘种之间较为稳定的差别体现在花器官的形态方面.贺兰山岩黄耆与短翼岩黄耆的主要区别特征是小苞片长为萼筒的1~2倍,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东婷 王俊丽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4期 476-4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华北蓝盆花(Scabiosa tschiliensis)无菌苗的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建立了华北蓝盆花的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为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外植体,其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4.0 mg.L-16-BA,不定芽生根的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松 刘武 《人类学学报》 2009年28卷2期 179-1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采用数字摄影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华北新石器时代人类上、下颌臼齿齿冠及齿尖基底面积进行了精确测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相对齿尖基底面积.结果显示:近代华北人上颌各臼齿齿尖大小均呈原尖>前尖>后尖>次尖的顺序,下颌三个臼齿齿尖大小面积顺序有所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善池 《古生物学报》 2009年48卷3期 437-4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回顾建国以来对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分析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组成.以江南斜坡带的三叶虫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区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芬 王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年20卷6期 1016-10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北落叶松枝叶的挥发油,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79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大根香叶烯(11.35%)、1-异丙基4,7.二甲基-1,2,4a,5,8,8a-六氢萘酚(6.53%)、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建萍 牛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7期 1414-14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分析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1 600~2 800 m)梯度华北落叶松针叶中3种抗氧化酶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探讨了高山林木适应环境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针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海拔梯度的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Benjamin H.PASSEY Jussi T.ERONEN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7年45卷2期 118-127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通过分析华北晚中新世保德期三个经典地点的羚羊牙齿釉质之稳定碳同位素,结合相同地点的单纯食叶者(鹿科)与食草者(三趾马)的数据,推断其食性取向.结果显示这些晚中新世生态系统中C3植物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含有一小部分的C4植物(可能小于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