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35
- 8
- 5
- 4
- 2
- 12
- 10
- 9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海林 曲岩磊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39卷3期 177-178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50岁.右胸部红斑20余年.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生,表皮内可见异型淋巴细胞,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3(+),CD4(+),CD5(+),CD8(+),CD7(+,丢失不明显),CD20(-),Ki6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四 丁春玲 等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18卷12期 150-152,15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7 月—2024 年1 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患者予以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糠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温婷 唐静 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23卷11期 1321-132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祛风定晕汤联合针刺对风阳上扰型前庭神经炎患者眩晕、前庭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平衡功能、脑血流速度和内皮素1(ET-1)、25 羟维生素D3(25OHD3)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5 月该院前庭神经炎患者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凤铭 王真真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39卷11期 788-791页ISTIC
【摘要】 先证者,男,30 岁.患者全身红色粟粒大小扁平丘疹 12 年,以腋下、脐周、上臂内侧为重,随年龄增加,皮损逐渐增多.皮疹伴轻微瘙痒,遇热出汗时瘙痒感加重.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细胞层部分萎缩变薄,表皮突延长,见角囊肿结构,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见...
【关键词】 Dowling-Degos病;家系;基因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东斌 《哈尔滨医药》 2022年42卷6期 127-12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5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单一用药组(n=78)与联合用药组(n=78).单一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红霞 白莉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年42卷7期 438-4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Toll 样受体(TLR)9 的影响.方法: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3 例,随机分为2 组,联合治疗组32 例,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联合口服伐昔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云 陈柳青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年42卷2期 8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男,87岁.右下肢结节1年余.皮肤科检查:右下肢内侧可见8 cm×8 cm肿块,周围可见数个大小不等黄豆至蚕豆大的散在褐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内可见单一核细胞呈团块状浸润,细胞体积...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娟 张晓艳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8期 689-6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Th17细胞及Th17细胞特异性因子IL-17A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以及18例正常人对照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和皮肤组织,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IL-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顺明 谭娟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8期 713-7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本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在不同皮损部位的HPV型别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87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包皮冠状沟组、尿道口组和肛周组三组,采用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对其皮损行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 肛周组患者的年龄较其余两组偏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娟 徐顺明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3期 196-1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本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HPV型别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对200例男性尖锐湿疣皮损进行26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PV检出率为99.00% (198/200),检出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