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18
- 8
- 6
- 4
- 8
- 4
- 3
- 2
- 2
- 65
- 36
- 10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恒 廖文波 《生物学通报》 2001年36卷7期 11-13页ISTICCA
【摘要】 现代的克隆概念具广泛的含义,将克隆称为无性系、无性繁殖或释为复制等,其意义均是不完整的,所培育的克隆或转基因生物等涉及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单性生殖等繁殖类型;因此,建议把培育具有相同遗传性状个体群的克隆概念依繁殖类型定义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怀宇 马家海 等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年15卷4期 493-496页
【摘要】 发现缘管浒苔生活史中,配子体进行单性生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配子体放散的配子不经结合,固着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完成单性生殖;另一种是配子体配子囊中最后一个或几个配子不放散直接在原藻体上发育成新个体.放散出去的配子进行单性生殖时,第一次分裂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仙 邓道贵 等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6期 2-5页PKU
【摘要】 孤雌生殖是一种不需要雄性参与而直接由未受精卵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具有繁殖快、类型多的特点.本文从细胞分裂、遗传、分子进化、环境因素等方面,介绍了不同类群动物中的孤雌生殖特征、发生机理及最新研究成果,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拓展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倩 丁苗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11期 1816-1826,中插3-中插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揭示双三倍体银鲫超数微小染色体基因组特征,利用银鲫超数微小染色体富集的卫星序列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鉴定了银鲫基因组数据库中超数微小染色体序列,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基因组解析.研究发现在银鲫基因组数据库中存在15个scaffold为潜在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花卫华 谢恩义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4期 457-46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在国内首次观察描述了宽礁膜(Monostroma latissimum Wittrock)生活史各阶段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发育变化,并对其单性生殖进行了周年培养和观察.大型的雌雄异体的膜状配子体成熟后,放散双鞭毛的配子,小型的球状孢子体成熟后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莉 桂建芳 《动物学研究》 2002年23卷4期 329-33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传统的观念认为,单性动物由于失去了重组机会,必然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终将绝灭.但是已被发现的近50种单性脊椎动物不仅没有因失去基因的重组和交换而绝灭,反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有害突变积累和较长的生物演化历程之间的矛盾和在缺乏遗传重组情况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洪梅 张改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10期 1772-17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法就胚胎学对偏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诱导单性孤雌生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受精过程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未受精极核贴近反足细胞、珠被附近有助细胞团等,初步显示助细胞是偏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单性孤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彩 《生物学教学》 2002年27卷7期 32页PKU
【摘要】 <篇首> 高中<生物>没有介绍单性生殖和单性结实两个概念,而在学习过程中却经常用到,学生们对其总有迷惑之处.为此,我将其总结为下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玉林 Erwin Grin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8年30卷6期 809-814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axr1-12是20年前发现的抗生长素突变体,其荚果非正常发育的机制尚不明了.分别研究生长素(2,4-D)、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BAP)对去雄后axr1-12和野生型(Columbia)雌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μl(0.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明 金帆 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6年25卷3期 121-124页ISTICCA
【摘要】 体细胞核移植和生殖细胞单性生殖技术是灵长类动物自体胚胎干细胞自体遗传背景构建的主流技术,目前还存在明显的"低效率"问题.原因主要是重构卵后天获得性重新编序不完全/不恰当/不完善、重构卵纺锤体组分的种系特异性丢失/非整倍体核型形成、或重构卵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