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5
- 51
- 11
- 6
- 45
- 27
- 18
- 7
- 5
- 37
- 23
- 17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彭松耀 李新正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917-19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1年4月对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采样调查,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5种,筛选获得优势种20种,隶属3门3纲17科.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以运动、有颌、表层沉积物取食者相对丰度较高,占27.6%.对选取的20个优势种以Shannon-...
【中文期刊】 傅明珠 王宗灵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366-53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6年夏季南黄海生态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现存量(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南黄海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07~12.17 mg/m3,平均值为1.42 mg/m3;浮游植物叶绿素a平面分布呈近...
【中文期刊】 张艳 张志南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2期 411-41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别于2003年1月和2004年1月在南黄海广大陆架浅海水域进行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两个航次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分别为 (954.20±269.47) ind·10 cm-2和(1 186.12±486.07) ind·10 cm...
【中文期刊】 李新正 于子山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6期 702-70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在南黄海24个大面站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
【中文期刊】 黄勇 张志南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1卷4期 58-62页
【摘要】 2003年1月在南黄海鳀鱼潮下带22个站住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对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站位海洋线虫的丰度从每10平方厘米505条到1 272条不等(平均831±247 ind·10 cm-2).共鉴定出海洋线虫...
【中文期刊】 黄勇 张志南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0卷2期 14-19页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分类学的研究情况,对南黄海自由生活线虫进行了调查取样和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223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45个属,32科,4目,其中建立了2个新属,发现并描述了18个新种.列出了南黄海海洋线虫的种名...
【中文期刊】 黄勇 张志南 等 《海洋与湖沼》 2007年38卷3期 199-205页
【摘要】 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 对2003年1月南黄海鳀鱼越冬场调查航次中22个站位所取得的小型底栖生物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最优势类群, 占整个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87.1%.不同站位线虫的丰度从每10cm...
【中文期刊】 邓可 张志南 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35卷6期 1005-1010页
【摘要】 建立了南黄海冷水团区域4个站位的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运用连续模型计算出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79g dwt·m-2·a-1,耗氧量为0.0823mmol·m-2·h-1.结果表明,群落次级生产力和耗氧量之间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
【中文期刊】 温燕林 于海英 等 《地震工程学报》 2023年45卷1期 130-137,180页
【摘要】 区域地壳速度结构对于地震定位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认识十分重要,一直是地震反演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到的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数据,我们对苏北—南黄海地区地下三维S波速度结构开展了深度反演,进而探讨苏北—南黄海盆地地质结构与地...
【中文期刊】 李朗 赖俊翔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41卷2期 331-33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采自黄海水域的1个管壳缝类硅藻——非洲南氏藻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该种壳体带面呈矩形,壳面窄椭圆形,具有钝圆的末端.(2)壳缝居中,由两条等长的分支组成.(3)管壳缝由复杂、接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