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1
- 3
- 2
- 2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付再康 岳惊涛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8年39卷1期 1-4,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一种适用于军用救护车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以提高运输过程中伤病员乘卧的舒适性.方法:结合现有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人体对于振动激励的反应差异性和基于心理物理学的烦恼率分析法,将振动舒适性的定性评价量化为定量评价,并结合伤病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景工 牛福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2年15卷6期 428-43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卧姿人体头部、胸部和腹部垂直振动模型.方法被试者12名,年龄24~56岁,采用频率2~35 Hz的白噪声激励,根据卧姿被试者头、胸、腹部的加速度阻抗特性曲线,得到卧姿人体头部垂直振动模型,拟合出腹部和胸部的垂直振动模型.结果头部可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牛福 导师:李若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1年
【摘要】 该课题采用白噪声激励信号,在2.0~35.0Hz频率范围内进行大样本垂直振动试验,在分别研究卧姿中国人体不同状态(自由、约束)上、下同部位(胸部、腹部以及头部)的激励点加速度阻抗特性的基础上,运用MATLAB语言及其优化工具箱进行曲线拟合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福 任旭东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36卷5期 34-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准零刚度隔振缓冲器,将其应用于救护车担架伤病员的隔振缓冲.方法:根据开槽碟形弹簧的准零刚度机理特性,应用高静态刚度、低动态刚度的隔振设计方法,采用开槽碟形弹簧的对合组合结构形式进行设计与应用验证.结果:设计的准零刚度隔振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福 李若新 《医疗卫生装备》 2001年22卷1期 23-25,2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在通常情况下,救护车中卧姿伤病员主要承受垂直(背-胸向)振动和纵向角振动,只有在救护车制动、转弯或在扭曲、迂回路面行驶的情况下,人体承受的水平振动才较为显著。另一方面,纵向角振动可以部分分解转化为垂直振动来加以考虑。因而研究卧姿人体垂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新喜 高振海 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年2期 64-67页
【摘要】 通过采取两级减振措施,有效控制了某履带式卫生急救车运送、急救伤病员途中从履带底盘到车厢底板、再到卧姿人体的振动传递,提高了伤病员的乘卧舒适性。结果表明:几种不同工况下,橡胶阻尼减振器的一级减振效率达到了61%~79%,零刚度减振器的二级减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景工 牛福 等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9年29卷6期 156-160页
【摘要】 针对某型越野救护车,研发一套磁流变隔振系统.通过应用和试验,获得在不同道路条件、不同车速下,上、下担架层卧姿人体头部、臀部的加速度均方根值,进而获得相应的卧姿人体全身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试验结果表明,该隔振系统可有效改善该型越野救护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萍 郜青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03年38卷5期 371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体重是评价病人营养状态、判定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1,2]由于国内目前尚缺乏测量卧床病人体重的设备,故观察卧床病人的体重变化比较困难.[3]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出组合人体秤,比较了双组合踏板秤称重及床上卧姿称重两种体重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亮 《山西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1296-1298页ISTICCA
【摘要】 腹腔镜是一种经特定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并同时具有治疗功能的内视镜。自1937年H o pe最早提出以腹腔镜诊断宫外孕的报告,到1944年Raoul Palmer创造出T rendelenburg卧姿,并制定腹腔镜的操作常规,但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炳坤 王宪民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3年16卷1期 5-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飞船返回着陆时不同强度和不同姿态冲击下人体动态响应的规律.方法 5名健康男青年,以仰卧20°,承受4~10 G、50~80 ms;仰卧30°~60°,10 G、50 ms,半正弦脉冲的着陆冲击.分别记录冲击塔平台,座椅及人体头、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