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1
- 1
- 15
- 2
- 2
- 1
- 1
- 6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燕朋波 全金梅 等 《护理研究》 2015年14期 1791-1791页ISTICPKU
【摘要】 压力检测技术是针对危重症病人一种有效的临床抢救技术,临床常见的压力检测包括动脉压力检测、静脉压力检测、颅内压检测、腹内压检测等20多种,不同的医疗检测要求压力传感器的固定及定标位置不同,如动脉、静脉压力检测固定,定标要求取右心房平腋中线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韩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卷20期 40-4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压力传感器的位置与动脉端肢体位置对有创动脉血压持续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收治的77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观察压力传感器和右心房、穿刺侧动脉端肢体高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少华 《健康之友》 2022年4期 141-14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及动脉端肢体位置对有创动脉血压持续监测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当中共计选取了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治疗且实施了有创动脉血压持续监测的患者,对压力传...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位置;动脉端肢体位置;有创动脉血压持续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宜辰 侯晓敏 等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18卷6期 36-41页ISTIC
【摘要】 心冲击图信号(BCG)是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由心脏搏动引起的人体重力变化信号,适用于长时间的心功能实时监测.心跳检测是BCG信号分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设计并验证了利用同步ECG信号自动标注及心拍检测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一维U-n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华 付茂亮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1年28卷6期 708-71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撤出针芯时使用三指指压法阻断喷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东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需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臻 《护理学杂志》 2016年31卷6期 48-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术后患者3种常用卧位(头高30°、头高30°左侧45°和右侧45°)测量中心静脉压(CVP)的差异及压力零点位置,为临床获取正确监测结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成人心脏术后患者100例,在同一时段分别采用头高30°、头高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雨 谭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6年26卷6期 75-82,8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压力?容积环( pressure?volume loop,PV Loop)评价大鼠心功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改进原则,分析主动脉弓缩窄( 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诱导的压力负荷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黎明 王艳丽 等 《护理学杂志》 2013年28卷5期 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应用压力传感器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压(ABP),在抢救和监护危重患者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放置的位置直接影响测得数据的准确性.目前临床上没有较稳妥的固定方法,压力传感器位置经常变动影响数据的连续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孝芳 赵燕 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27卷23期 52-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随着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的发展与日益成熟,术后应用该技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后压力传感器调控装置的固定位置须与患者的腋中线在同一水平,但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上无调控装置的固定位置,医护人员常用胶布将其固定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上或床尾.其缺点是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艳萍 潘红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2年47卷12期 1123-1125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在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患者11例,将人工气道气囊连接三通,三通一端连接气囊压力表,另一端接一次性压力传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