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5
- 23
- 4
- 53
- 19
- 18
- 14
- 14
- 126
- 11
- 10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庆庭 张晨琦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5年44卷1期 1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胞是作物承受外力的基本单元,细胞壁是细胞承受外力的基本单元,了解细胞的力学性能首先需要研究细胞壁的力学性能.细胞壁的力学性能可以通过试验直接测得.目前测试细胞壁弹性模量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力显微镜技术(Peak-force QNM模式)和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56卷4期 667-670页ISTICPKUCA
【摘要】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以原子级别的高分辨为特征的新型探针显微镜,其原理是利用微悬臂尖细探针与受测样品原子之间的作用力进行检测,具有原子级的分辨率,能够精确、快捷地实现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生物体系观察,自问世以来已迅速地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川 李林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40卷4期 354-3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压痕技术确定大鼠小梁网组织弹性模量的方法,为揭示小梁网组织力学特性与小梁网通道房水外流阻力之间的关系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利用大鼠眼球组织切片获取大鼠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 曾柏全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7年27卷4期 87-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子力显微技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显微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在近生理条件下对样本实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等特点,而且能通过力矩测量探知样本物理性状.即给人们认识微生物的表面结构提供又一平台,也为揭示微生物表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方法.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华 李冰石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年42卷5期 933-9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与物理学中表面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探讨了植物根内皮层的营养运输机制的直接证据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海波 唐休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31卷4期 273-2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介绍了肿瘤细胞生物力学在研究方法、粘弹性、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分子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洪菲 韩毅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4年5期 421-4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印片技术和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对原子力显微镜( AFM)分析人卵巢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微观形貌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人低转移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高转移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样品,细胞印片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爽 王晓波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1年22卷2期 303-306页ISTICCA
【摘要】 原子力显微技术(AFM)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与其他生物技术联用,使AFM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扩大其应用范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简要综述了AFM与其他显微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和质谱技术等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万峰 韩忠学 等 《武警医学》 2010年21卷3期 206-2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寻找适合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观察甲状腺活体组织细胞标本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 选用压片组织细胞法、细胞印片法和酶消化离心涂片法制备适合于AFM观察的活体甲状腺组织细胞样品,对比观察三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Daniel M(U)LLER 龚麟宸 《生命科学》 2008年20卷3期 342-349页ISTICCSCD
【摘要】 任何生命过程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生物分子间的"交流"方式,组成了生物过程的基本语言.Müiller教授研究组发展了一种全自动"机器人"(一种全自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通过检测细胞上的"分子机器"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