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5
- 15
- 6
- 2
- 2
- 2
- 8
- 8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锐 于红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7年20卷11期 1139-114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构建蓝藻抗病毒蛋白(CV-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并复性其重组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中CV-N的全基因序列,人工合成CV-N序列,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重组表达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天虹 齐孝博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4年40卷3期 89-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藻是地球上光合微生物的原始种类之一,由于其生长周期较短、生长速率较快和生产高附加值产物的潜力而被广泛开发利用.然而,在微藻放大生产的过程中极易受到高盐等非生物胁迫的不利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微藻的生产力.因此,了解微藻盐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将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峰 于红 《世界感染杂志》 2007年7卷3期 200-202页
【摘要】 目的 构建蓝藻抗病毒蛋白(CV-N)全长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根据Gene Bank中CV-N的全基因序列,人工合成CV-N序列,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龙龙 张闻定 等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3年44卷3期 202-210页CA
【摘要】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被认为是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蓝藻的多种天然产物在抗菌、杀虫、抗病毒以及抗癌等方面展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本文介绍了抗菌、杀虫、抗病毒、抗癌等蓝藻提取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蓝藻活性产物的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三华 高恶斌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3年37卷2期 252-2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最近阐明了水华蓝藻噬藻体PaV-LD (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 isolated from Lake Donghu)的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一个含有142个ORF的双链DNA噬藻体.在此,我们对其主要衣壳蛋白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薄婷婷 导师:黄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蓝藻是地球上发现的唯一能够进行有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类群,可以进行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即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底物产生以复杂有机化合物形式储存的化学能并产生氧气。蓝藻是水域食物链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在整个生物圈的良性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生 孔繁翔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8期 5077-50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伪空胞为蓝藻在水体中提供浮力,使其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最终导致蓝藻水华暴发,了解伪空胞的特征对控制蓝藻水华暴发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回顾了蓝藻伪空胞自1865年被Klebahn发现到1965年被正式命名的研究历程,目前已发现150多种原核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妍玲 徐旭东 《水生生物学报》 2009年33卷5期 994-9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是一种丝状同氮蓝藻,在缺氮诱导条件下,沿着丝体约每隔10个营养细胞分化出一个固氮细胞即异形胞,在细胞分化中伴随着复杂的基因表达和调控,成为一维原核生物体细胞分化及图式形成研究的模式[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安 刘丽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5期 31-3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噬藻体是一种侵染原核藻类的病毒,可能是控制蓝藻水华生消的重要生态因子,在自然水体中大量存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噬藻体的不断分离和发现,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噬藻体分子生物学、遗传标记和分子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李君 施定基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年28卷5期 52-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索原核生物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在调控脂类代谢中的作用.PCR法扩增了鱼腥藻Anabaena sp.PCC 7120 PEPC基因中含保守结构域Fa 的一段基因片段pepcA,并将其克隆到pMD 18-T载体上.将pep...
【关键词】 蓝藻;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