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
- 20
- 7
- 1
- 1
- 8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迪 陈新益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22卷12期 1785-1789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参附救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和尿酸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
【中文期刊】 冷建春 魏颖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56卷2期 114-117,12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参附救心汤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心力衰竭诊断的患者101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50例及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组)51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救心汤口服.治疗时间均为1...
【中文期刊】 吕玮坤 索新祺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30卷8期 1259-1263页
【摘要】 目的:观察参附救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17例男性,23例...
【学位论文】 作者: 李兰 导师:冷建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参附救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浆脑钠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探索中药参附救心汤在干预炎症反应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的作用,为使用参附救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
【中文期刊】 廖晖 《时珍国医国药》 2001年12卷3期 271272页 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四逆汤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回阳救逆的代表方。本方药仅3味(生附子1枚,炙甘草2两,干姜1两半),以附子大辛大热,温阳祛寒为君;干姜温中散寒,助附子回阳为臣;甘草和中益气,既缓附、姜之燥烈,又助附、姜回阳救逆为佐。君臣佐使,配伍精...
【中文期刊】 安朋朋 任志珍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年22卷3期 351-352页 ISTICCA
【摘要】 心脏聚停(CA)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普及,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正不断提高,但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却是复苏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因此寻找早期能对心肺复苏后多器官起保护作...
【中文期刊】 关芳 艾梦环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32卷9期 10-12页
【摘要】 《金匮要略》乃“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既有“心病”专篇论述,且有散见他篇的分期辨治.早期-心气不足,胸闷短气,气伤是主要表现,胸闷短气为并发症,治以参麦饮.中期-心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胸闷短气,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脉结代等,治以小建中...
【中文期刊】 孙其新 《中医药通报》 2010年09卷3期 15-22页 ISTIC
【摘要】 针对水气病治疗规律,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治水气病常用方:麻黄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小青龙汤、人参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千金苇茎汤、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防已黄芪汤、海藻甘草汤、吴茱萸汤、真武汤、四逆汤、附桂理中...
【中文期刊】 刘德芬 周延 等 《陕西中医》 2008年29卷6期 662-66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救心汤配合常规西药逆转肺心病急发顽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救心汤(太子参、制附片、黄芪、葶苈子、大枣、车前子、麦冬等)配合常规西药治疗25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提示:救心汤配合常规西药能逆转肺心病急发顽症.
【关键词】 肺心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救心汤;
【中文期刊】 陈武 陈娟 《甘肃中医》 2007年20卷2期 33-34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参附汤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为自古之名方,组方简练,疗效确切.近年来随着其注射针剂的推出,既保留了原有功效,又方便了临床使用,且可避免因煎煮不当而发生附子中毒的机会,因而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用于各型休克而出现厥脱证候者.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窦综合征; 急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