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
- 4
- 5
- 2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耿学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26卷1期 94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65岁,发生双束支非同步传导阻滞伴右束支传导文氏现象.当一侧束支完全阻滞时,另一侧束支发生文氏型传导,心电图上仅见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一侧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图形.双束支传导阻滞可以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出现阿-斯综合征,应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微 韩昊 等 《中国临床研究》 2012年25卷3期 311-312页ISTICCA
【摘要】 患者 男性,85岁,反复胸闷心慌1年余入院.查体:脉搏70次/min,血压120/70 mm Hg(1 mm Hg =0.133 kPa).心界不大,未闻及杂音,可闻及早搏3~4次/min.彩色超声心动图示:(1)左室心肌运动不协调;(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华 莫怀忠 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8年29卷6期 494-496,5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提高麻醉医生对手术患者心脏双束支传导阻滞的认识.方法 回顾我院近5年41例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情况,并复习双束支传导阻滞有关问题的研究进展.结果 40例双束支阻滞患者麻醉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时均对药物治疗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臧红云 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5例80岁以上心脏永久起搏器置人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96例,女29例,平均年龄80~93(82.4±2.5)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汤海 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器下高龄心脏病人的经尿道前列腺单、双极切除术安全性比较.方法:1、临床资料:2003年10月~2008年3月,高龄心脏病人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行经尿道前列腺单、双极切除术10例.年龄75-89岁,平均83±2.3,其中无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臧红云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5例80岁以上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96例,女29例,平均年龄80~93(82.4±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志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5年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暨TCT at CIT 2005年
【摘要】 目的评价单导线VDD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术后长期随防中的可靠性.方法我们对临床有症状但窦房结功能正常变时性良好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双束支和三束支传导阻滞的56例患者置入了单导线VDD双腔起搏器.所有患者均顺利植入VDD起搏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