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4
- 24
- 6
- 4
- 4
- 2
- 11
- 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素萍 杨桂强 等 《河北医学》 2002年8卷7期 587-5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Hemoline双相血培养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Hemoline双相血培养瓶对416份血标本进行培养,就检出阳性率、菌种分布及阳性检出时间进行评估.结果:416份血标本分离出72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17.3%;菌种分布于葡萄球...
【关键词】 血培养;Hemoline双相培养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璇 施菁玲 等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1年16卷4期 251,2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败血症是由病原体在血液内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感染。病情发展迅速,而且在感染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病人血清中的细菌数通常小于1 CFU/ml[1],所以血培养方法将直接关系到败血症的准确诊断及治疗[2]。为了加快血培养的速度,更好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京海 黄象艳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20卷11期 832页
【摘要】 <篇首> 血液培养是医院感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几乎所有疾病均有可能引起菌血症、败血症.以往传统的血培养瓶营养配置不当阳性率不高,进口的血培养仪器昂贵,成本高,基层检验室难以普及.近年来我科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需养双相血培养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 蒋晓颖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3卷2期 174-175页
【摘要】 <篇首> 败血症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情发展迅速,与败血症休克相关的病死率可达49%.但是大部分患者在感染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血液中的细菌小于1cfu/ml,菌量很低,所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以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菌的诊断是血培养的重要任务[1].我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婧 王俊芳 《健康之路》 2014年1期 37-37页
【摘要】 血培养和无菌体液培养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重要内容,这种检验方式能够检测出机体血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并验证病原菌的种类,对于败血症和发热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以往的单瓶血培养方式,双相血培养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率,提升血液检测质量和可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时庆 杨媚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5卷8期 1092-1094,10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某国产双向血培养瓶的灵敏度和抗菌药物吸附能力分析,并评价其细菌分离效果.方法 (1)灵敏度检测: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标准菌株配制成0.5麦氏单位,倍比稀释形成浓度梯度后分别接种于该双向血培养瓶,常规培养.(2)抗菌药物吸附能力:用M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松 符培亮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4年31卷11期 2540-25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血液及关节液标本在进行细菌检测培养时培养瓶的选择.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细菌检测标本共191份,其中血液标本96份,关节液标本95份,同一标本同时采用BacT/Alert F活性炭血培养瓶(以下简称Bio-F瓶)和双相显色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嘉咏 张白帆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年32卷12期 1122-1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年3-7月份河南省登封市分离自临床诊断为副伤寒聚集性病例的甲型副伤寒(S.Paratyphi A)沙门菌病原学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采集副伤寒病例患者的静脉血8~10 mL,双相血培养瓶37℃培养4~7d,沙门菌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嘉咏 苏佳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31卷11期 1058-10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测与分析河南省2010-2012年20株布氏菌型别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特征.方法 采集病人静脉血,分别以试管凝集试验(SAT)、双相血培养瓶分离培养、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和AMOS-PCR鉴定4种布氏菌型别.采用脉冲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云祥 吴娅娅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6年18卷2期 135-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病因.方法5 ml血标本在优快双相血培养瓶内于恒温(35±1)℃培养箱孵育,分离阳性标本菌落,采用"第2代15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 310例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229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