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16
- 1
- 12
- 7
- 6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兆亮 刘亦军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25卷10期 59-6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空...
【关键词】 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空心螺钉;跖跗关节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邝之义 《临床研究》 2019年27卷10期 10-11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河南省宝丰县人民医院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固定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两组.其中A组患者50例,进行常...
【关键词】 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固定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杨 《心理医生》 2018年24卷6期 123-12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损伤病人经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2月90例跖跗关节损伤病人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克氏针或空心钉固定,观察组经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跖跗关节损伤治疗效果...
【关键词】 跖跗关节损伤病人;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凌 林佩达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12卷4期 438-44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双重加压中空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1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3枚双重加压中空螺钉固定.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22~38个月.下地负重时间4~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术后Harrris评分75~9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政 阴彦兵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2卷19期 61-6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跗跖关节损伤患者经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跗跖关节损伤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
【关键词】 跗跖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毅 《临床研究》 2017年25卷8期 94-9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跖跗关节损伤采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8月至2016年06月收治的46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空心钉联...
【关键词】 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临床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占成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19期 342-343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将8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恒锋 肖春强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54卷26期 70-7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经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
【关键词】 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AOFAS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