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9
- 2
- 1
- 1
- 11
- 5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山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3年24卷1期 189-210页
【摘要】 观点采择能够减少人们的刻板化水平吗?不同研究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矛盾的回答.有的研究发现观点采择能够有效地减少刻板化,并且还可能降低对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评价.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在特定条件下观点采择可能会提升刻板化水平,恶化群际关系.本文通过三个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 石晓柯 等 《心理学报》 2022年54卷6期 628-645页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虽有所变化,不过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观念仍然存在.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到性别刻板印象激活的一致性效应,但在不同冲突水平的任务背景下,不同条件诱发的认知控制对性别刻板印象表达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在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伟 陈毅文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2年10卷4期 301-30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颜色性别刻板印象在内隐及外显水平上的发展情况以及母亲对儿童颜色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北京与天津地区2所幼儿园92名3~6岁儿童及他们的母亲,有效被试81名,其中男孩42名,女孩39名.采用内隐联想测试(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诣晨 王沛 等 《心理学报》 2019年51卷10期 1157-1170页
【摘要】 以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为例,采用词义Stroop范式和掩蔽版的目标?启动范式分别将实验任务分成高、低知觉负载或阈上、阈下启动两种水平,考察冲突信息知觉负载水平及其强度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1)冲突信息启动方式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19卷9期 1071-10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内隐职业偏爱及其加工机制,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和在职人员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方法 内隐联想测验和纸笔版反应与不反应联想任务.结果 ①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0.649,P=0.424),任务主效应显著(F=1141.9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磊 佐斌 等 《心理学探新》 2016年36卷6期 535-540页
【摘要】 情感一致性是指情感具身反应(情感感受、表情及情感的相关身体动作等)和情感认知评价(情感观念性内容,积极或消极)在效价层面上的耦合关系.实验以89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情感一致性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实验通过音乐启动相应的情感感受(积极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沛 吴薇 等 《心理学探新》 2015年35卷2期 164-169页
【摘要】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刺板印象内容对刻板印象抑制反弹效应的影响.实验1以“罪犯”(低温情,低能力)和“老年人”(高温情,低能力)构成不同类型的刻板印象群体,发现在温情和能力上得分都低的群体与温情高能力低或温情低能力高的群体相比,在刺板印象抑制后...
【关键词】 刻板印象抑制;反弹效应;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高红梅 等 《心理学探新》 2013年33卷3期 225-233页
【摘要】 研究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对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差异、日本3·11地震后情绪与援助意向的不同,以及刻板印象和情绪反应对于其援助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对日本人的总体刻板印象偏消极,但高中生和大学生在能力维度表示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淑芳 《心理学探新》 2013年33卷6期 525-531页
【摘要】 该研究以性别-职业刻板印象和自我-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IAT)为实验材料和测量工具,通过提供反刻板印象信息为干预策略进行实验.研究表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职业-自我刻板印象层次不同,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相关;大学生在职业-性别刻板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斌 佐斌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年10卷1期 63-68页
【摘要】 采用改进的flanker范式,探讨了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社会分类的影响,并考察了匹配刺激出现概率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影响社会分类的调节作用.实验一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激活后,按性别分类时,匹配刺激中和不匹配刺激中面孔分类反应时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