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10
- 2
- 26
- 10
- 3
- 3
- 1
- 40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骆婧 宋万踞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3期 375-38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反社会人格特质对未成年犯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冲动性和黑暗人格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社会过程筛查表自评版、简式冲动量表、攻击性问卷、黑暗三联征调查量表对668名未成年犯进行调查.结果:①反社会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冲动性、黑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莉 刘旭峰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32卷5期 341-3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注意网络功能特点.方法:选取1135名少年犯,根据人格诊断问卷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结构式访谈,筛选出50例,将其分为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CD+AP)组(n=26)和品行障碍(...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品行障碍;注意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慕桢 黄微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31卷1期 38-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D)少年及具有反社会人格(AP)成人注意保持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特点.方法:对24例CD少年(CD组)和22例AP囚犯(AP组)进行注意保持的ERP检测,采用关联性负变(CNV)经典范式,分析刺激后500~10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伟雄 廖坚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0卷2期 123-1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无酗酒、吸毒和其他并发症的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患者的脑结构异常征象.方法:选择36名ASPD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行T1结构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伟雄 廖坚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7卷11期 1141-11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反社会人格的罪犯说谎时的功能磁共振情况.方法:对32个满足反社会人格标准的男性罪犯进行功能磁共振,分析他们在说真话和说假话时的脑区激活差异以及习惯性说谎程度与激活脑区强弱之间的关系.结果: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左扣带回前部,双侧的背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瑶 徐凯文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年25卷9期 686-69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考察服刑人员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比例,并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羞耻感、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建立三者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800名服刑人员,获有效问卷2690份,其中男性2410人,女性280人.用人格障碍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微微 李树民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年36卷1期 51-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具有特有的行为模式并有较高的犯罪倾向,但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既往研究较多关注ASPD发病的遗传学因素和养育方式等环境因素~([1]),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钊安 张建平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24卷6期 630-632,6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SLC6A4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方法: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来自江苏省少年劳教所的被劳教人员,经人格诊断问卷(PDQ-4)筛查,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疾病诊断方法(DSM-Ⅳ)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平 宋丽娜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0卷3期 333-3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注意保持的关联性负变的特点. 方法 本研究采用关联性负变经典范式,评估健康对照组(n=22)、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组(CD+ AP) (n =20)和品行障碍组(CD)(n=21)注意保持的特点,主要分析三组不...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群体;品行障碍;关联性负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