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1
- 21
- 2
- 2
- 1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扬 王欢 《中医教育》 2024年43卷4期 108-112页
【摘要】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但内容零碎庞杂,信息量大,教材上主要采用"以方证药"的单一维度表述中药的功效,导致学生对不同药物之间的鉴别及精准运用难以有效掌握.针对此问题,提出通过"多维视角"全面认识中药的功效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主要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旭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3期 261-265页ISTIC
【摘要】 《神农本草经》(《本经》)所载药物功效是张仲景辨证组方的依据,附子在《本经》中被列为下品.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含附子经方的主治及配伍特点,认为附子辛温发散可祛风寒而治疗咳逆邪气,温暖脾肺而治疗金创,散寒通结而破症坚、积聚、血瘕,疏通经脉而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静 宋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4期 53-55页
【摘要】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授课教师向其他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思路,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此文以《中药学》教材各论的第一章"发散风寒药"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5个方面具体呈现说课的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养彪 杨涛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1期 183-185页ISTIC
【摘要】 在麻黄汤类方中,发汗力最强的当属大青龙汤,其次则是麻黄汤.麻黄汤与其他方药配伍不同,其功效则有多种,不拘于发散风寒一格.在使用麻黄汤时,关键看辨证准确与否,另外则注意配伍、用量及禁忌.若不慎发汗太过,可根据气血阴阳损伤情况,酌情选用合适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必强 《光明中医》 2009年24卷11期 2217-2218页
【摘要】 作者主要从教法和学法方面对"发散风寒药"说课稿进行了探讨,结合平时教学感受,笔者认为:在中药学教学中开展说课,不仅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德群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4期 397-397页
【摘要】 荆芥[别名]假苏、鼠蓂(<神农本草经>),鼠实、姜芥(<吴普本草>),稳齿草(<滇南本草>),四棱杆蒿(<中药志>),线芥(湖南).来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中草均有记载.因其果似荆而子辛香似芥,故名.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赫亚芹 《中外健康文摘》 2010年07卷22期 351-352页
【摘要】 麻黄始载于<本经>,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商品因来源分为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三种,均为统装.味辛、微苦、温,归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楚云 黄应杰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2期 15-18页
【摘要】 余志勇主任是澄江针灸学派第 3 代传承人,传承伍天民教授擅长应用外治法治病的精髓,受《黄帝内经》"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理论启发,根据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选用生姜发散风寒之性作为烫熨治疗的药物,采用姜熨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该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元川 王翔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48卷6期 78-8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收集近10年发表的有关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文献,分析其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2004年1月至2013年3月发表的以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关文献,对其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