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2
- 1
- 1
- 1
- 1
- 13
- 11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新玲 陆东林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46卷5期 173-178页
【摘要】 奶啤是一种兼具酸乳、啤酒和碳酸饮料风味口感的新型发酵乳饮料.该文从原辅料、发酵剂菌种、发酵过程、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等方面综述奶啤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市售奶啤质量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制定奶啤饮料行业标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嵇海涛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5期 130-133页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中低温酸乳产品由于其风味和口感丰富,更易受消费者喜爱,但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这种低温酸乳产品容易受到霉菌和酵母的污染,以致产品变质,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本文从霉菌和酵母在低温酸乳产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烨 赵允 等 《现代食品》 2017年3卷5期 119-122页
【摘要】 为优化发酵型酸性乳饮料产品的稳定体系,在黄原胶不同添加比例下,基于对产品粒径分布、黏度、口感风味及稳定体系差异分析,确定最佳胶体复配添加量,优化产品稳定体系.结果表明,黄原胶复配添加能够明显提升发酵型酸性乳饮料产品稳定体系;但高添加比例下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粉林 曹泽虹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5年8期 130-138页
【摘要】 以薏米、脱脂奶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乳酸菌作为发酵菌株,生产发酵型薏米乳饮料.以感官鉴评为评分标准,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在接种量4% (mL/mL)、发酵温度38℃、蔗糖量8% (g/mL),发酵时间7h的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欣 赵杨东升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6期 90-90页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乳制品品种已经从相对单一的巴氏杀菌乳、酸牛乳发展到现在各种形式各种花色各种包装的产品,其中活性发酵型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最易引起争议。于是我们选取了某知名乳制品企业生产的活性发酵型含乳饮料,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晓星 张选荣 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17期 234-236页
【摘要】 乳酸菌乳饮料是利用牛乳等原料经过发酵、调配而成的一种保健食品,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高质量乳酸菌乳饮料的生产重点在于前期酸乳的发酵,这方面对于人员、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生产环境和生产技术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该文从原辅材料、生产设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玲 徐静 等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1年34卷3期 109-111页
【摘要】 优化试验研究了益生菌发酵乳清饮料pH值与益生菌接种量、后发酵时间和乳糖添加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同时正交试验对发酵后的乳清进行风味的调配。结果表明:乳清发酵饮料的最佳后发酵条件为:乳糖添加量为6%、益生菌接种量为7%、后发酵时间8 h,发酵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玲 徐静 等 《中国乳品工业》 2011年39卷9期 53-56页
【摘要】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益生菌乳清发酵饮料感官品质和pH值的蛋白糖质量分数、益生菌质量分数和后发酵时间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SAS软件分析建立了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最后优化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蛋白糖质量分数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利华 秦卫东 等 《食品科学》 2008年29卷1期 383-386页
【摘要】 以米酒为凝乳剂,以鲜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芦荟,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制成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发酵型乳饮料.实验结果表明:米酒接种量为7%,蔗糖添加量15%,奶含量30%,复合稳定剂加入量0.2%,芦荟液15%为最佳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善海 缪铭 等 《食品科学》 2005年26卷1期 138-141页
【摘要】 对大豆多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菌种组合及种间比为V(La)∶V(Lb)∶V(Bb)=2∶1∶1,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3%,麦芽汁添加量为2.5%,葡萄糖添加量为1%,在37℃条件下培养48h.发酵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