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65
- 828
- 437
- 15
- 5
- 5672
- 482
- 450
- 266
- 130
- 815
- 779
- 657
- 505
- 48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琼 刘志敏 等 《护理研究》 2016年30卷23期 2900-2902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取穴振动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排痰效果。[方法]将98例 COPD 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振动排痰机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取穴振动排痰治疗,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疗等综合治疗,连续干预7 ...
【中文期刊】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 2010年31卷7期 63-65页 ISTICPKU
【摘要】 建立和完善现代针灸学体系是针灸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针灸学的创新基点首先应立足于探索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的相关规律,主要包括:(1)应当重视腧穴作用的基本规律与取穴组方规律的研究;(2)应当重视针刺作用的基本规律与针刺治疗方案...
【中文期刊】 卓春萍 邓伟 等 《中国针灸》 2008年28卷10期 773-7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灸大成>的29则针灸医案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通过分析这些医案的特点以吸取前人经验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医案具有针灸药并用、取穴精少和重手法补泻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杨氏在临证时的针灸诊治思路.
【中文期刊】 金侣位 朱江 《针刺研究》 2008年33卷5期 316-32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闭"时辰取穴和"主客""客主"顺序取穴针刺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探索孕期选穴用穴的规律.方法:选怀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开主客组、开客主组、闭主客组、妊娠模型组,另设正常未孕对照组8只.按灵龟八法,开主客组...
【中文期刊】 王晓梅 吴焕淦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7期 891-893页 ISTICPKU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澼"、"下利"、"久泄"、"久痢"范畴,该文从中医学角度论述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病因病机及其证候,并论述了历代针灸治疗该病的取穴特点,以及历代医家针灸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
【中文期刊】 张华 刘保延 等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9期 673-6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田从豁教授临床注重辨证论治,取穴以辨证为基础.本文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总结介绍田老临床常用穴方19个,及其相对固定的主治范围、手法和随证加减用法,以及田老运用这些穴方的一些心得体会.
【中文期刊】 訾明杰 刘志顺 等 《针刺研究》 2006年31卷6期 365-36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从阴阳失衡、经筋失养、阳气被损、本虚标实等角度分析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机,认为针灸治疗该病的取穴应遵从平衡阴阳、经筋刺法、温补阳气、扶正祛邪等原则,以提高临床疗效.
【中文期刊】 孙永显 张静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2期 123-12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促进腧穴取穴姿势和针刺体位标准化研究,保障针刺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研究分析和临床验证,辨析腧穴的取穴姿势和针刺体位的不同及意义,指出古今各种学说的合理成分和应及时清理、改正的有关内容,并对标准化提出建议.结论:腧...
【中文期刊】 梁凤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29卷3期 171-174页 ISTIC
【摘要】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有效.本文主要介绍麻痹性斜视的病机特点及针刺治疗方法,附典型病例;总结眼部取穴、针刺手法经验;简述针刺临床注意事项、并发症防范和处理体会.
【中文期刊】 郭海媚 陈波 等 《陕西中医》 2019年40卷8期 1112-1115页 ISTICCA
【摘要】 探究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在针灸临床取穴与配伍中的应用,通过对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历史源流考证,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发现标本根结理论强调了末端穴位的重要性、扩展了按经取穴的范畴,是针刺临床上远近配穴法、特定穴临床运用规律的理论基础;气街四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