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7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嘉倩 陈艳琰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6期 1485-14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研究,分析归纳大黄不同功效的古今用药规律.将中医方剂数据库中含有大黄的7 226首古方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药智网中含有大黄的736条现代中成药处方信息分别进行筛选归纳,统计大黄在方剂中占比、制法、配伍药、功效及所治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舒 导师:秦竹 云南中医学院 中药学 方剂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收集古今文献中治疗恐惧症的方剂,对其方剂配伍特色、用药特点进行归纳分析,从多角度探讨古今医家对恐惧症的基本认识,为中医辨证治疗恐惧症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拓展其临床诊疗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使用,运用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国 张堃 《中医杂志》 2008年49卷11期 10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答:中药疗效如何,一方面决定于辨证辨病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中药剂量是否适当.清代名医王清任曰:"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中医过去有句话叫"中医不传之秘就在药量上."可见古今医家对方剂的药量是非常重视的.药量包括药味的多少及剂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萍 李军 等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2期 169-172页ISTIC
【摘要】 经方的剂量应与东汉官制度量衡一致,且东汉官制度量衡的直接考证要比间接考证更有说服力.经方的剂量大多是按标准度量衡计量的,如“两”“升”“尺”等,也有按非标准度量衡进行计量的,如“个”“枚”“把”等.一般认为东汉时一升约为现代的200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亮 李亚利 等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2期 265-268页ISTICCA
【摘要】 麻黄汤是“八法”之中“汗法”的鼻祖,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称之为“还魂汤”“追魂汤”,汉唐时期多应用于中风后意识障碍,其演化出来的“千金小续命汤”和”《古今录验》“小续命汤”为宋代以前医家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方剂.从中医外科的角度和思维来看,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志超 赵建军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6期 128-129页
【摘要】 组方理论是方剂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学文献探讨的重点之一.由于古今医家对组方的指导思想不同,以致组方名词术语缺乏统一的标准,不仅不利于医家之间交流,也不利于指导临床实践,更不利于近代学科向中医学渗透[1].目前组方理论侧重于组方用药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庆寿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3年7卷6期 181-182页
【摘要】 经方系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古今医家称其书为“活人之书”,称其方为“群方之祖”,其用药法度谨严,变化灵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疗效确切,笔者今选经方当归芍药散为主方,介绍其配合经方或时方治疗盆腔炎、痛经、胃下垂三则医案的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丹阳 于海洁 等 《黑龙江医药》 1997年10卷1期 59-60页CA
【摘要】 <篇首> 《古今录验方》是一部成书于唐初的由甄立言编著的方剂学著作,由于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再加之印刷术尚未发明,书籍全赖手抄,汉字书写的不易,古代手抄本的难得,致使医学著作因战乱而大量散失.至唐初仅有《灵枢》之残卷、《素问》之部分篇章,及从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