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4
- 107
- 3
- 3
- 2
- 1
- 9
- 6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冯沁祺 刘果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1期 71-75页ISTIC
【摘要】 虎杖作为国内外广泛分布的中药材,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虎杖临床功效繁多,本文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运用的梳理,挖掘古今虎杖的临床运用功效及变化,梳理临床用虎杖通脉散瘀、清热解毒、利尿通淋、通络散风、通腑散结的相关发展变化,在近年来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海浩 《天津中医药》 2010年27卷3期 223-225页ISTICCA
【摘要】 收集炙甘草汤古代病案101例和现代验案3175例,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古今应用在主要症状方面均为心悸、脉结代,但古今应用上有所不同,古代是侧重阴虚内热,以外感温热病为主;以心悸、发热、口渴咽燥、肉(瞤)筋惕、神昏、烦躁、咳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翔 《光明中医》 2013年28卷6期 1276-1278页
【摘要】 桂枝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原方载于<伤寒论>中第20条.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鉴于其调和营卫、气血、阴阳的作用,被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加减应用于内伤杂病,并在其主治范围上不断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楚楚 刘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1期 67-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古籍是中医发展之根本,不重视中医古籍研究,难以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但由于中医古籍距今已历史久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背景下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已相去甚远,如何将中医古籍里的经典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成为新的课题.文章试基于中医古籍保护现状,从底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彬 章永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12卷5期 137-138页ISTICCA
【摘要】 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多习惯用大量清热解毒药物,而运用温阳法治疗肿瘤以个案报道居多,并且许多学者对于温阳药治疗肿瘤存在争议,故将古今运用温阳散寒法治疗肿瘤的文献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以阐明温阳法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东森 解粲然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3期 506-514页ISTICCSCDCA
【摘要】 经典名方举元煎被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本研究采用溯源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比分析法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举元煎的药物组成、历史沿革、药物基源、药物炮制、药物剂量、煎服方法、主治功效和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会娟 梁绿圆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9期 87-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系统梳理与考证分析古今文献中养精种玉汤的相关研究及现代临床运用,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养精种玉汤的临床拓展应用和药物深度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与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计量法对《中华医典》(第5版)等古籍数据库以"养精种玉汤"及"地黄、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筱青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10期 2023-2026页
【摘要】 慢性咳嗽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西医对症治疗或可短期控制,但咳嗽症状容易反复.中医辨证以寒饮伏肺证较多,表现为干咳少痰,入夜尤甚,常于感冒后迁延难愈.传统中医药治疗相关病证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总结古今医家经验,自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文 阚明韵 等 《现代中医药》 2025年45卷4期 139-144页CA
【摘要】 毒性中药黄药子的相关研究集中于"认知、控制与驾驭毒性"三个方面.古代医家认为,黄药子药性偏凉,不可久服,脾胃虚弱、痈疽已溃、阴证痈疽等阴寒性症候不宜使用.现代医家逐渐认识到黄药子久服具有肝毒性,对其毒性成分及肝损伤毒性机制尚在研究中.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杰 陆峰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1期 68-71页
【摘要】 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日渐复杂,气、血、痰饮3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表现为阴虚阳亢等复合证型.中医学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的理论,将原发性高血压与之相对应,予以补肾阴、平肝阳、活血、化痰等治疗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上取得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