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5
- 3
- 1
- 7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宏梅 赵心清 《微生物学通报》 2007年34卷5期 996-10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放线菌是新药开发和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海洋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是代谢产物功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研究可培养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可培养的海洋放线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海绵共附生放线菌、深海放线菌和海洋固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如 聂毅磊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0年30卷1期 38-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寻找新型抗真菌抗生素的过程中,从海洋放线菌FIM03-1149发酵液中分离到抗真菌抗生素新抑锈病素(Neorustmicin).菌株FIM03-1149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淡黄-橙黄色,无气生菌丝,不产生可溶性色素.形态特征、化学分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义光 张晓蓉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1期 4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湛江硇洲岛高盐泥样中分离到一株微嗜盐放线菌JMC 06001,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菌株JMC 06001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白色,基内菌丝淡黄色至浅棕色.在燕麦琼脂(ISP 3)、甘油-天门冬酰胺琼脂(ISP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献温 杨瑞丽 等 《中国海洋药物》 2008年27卷6期 5-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为提高海洋放线菌ACMA006抗肿瘸活性物质的产量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包括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种龄、温度、通气量和发酵时间等条件的研究,选择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 最佳培养基为:大豆粉10g,胰蛋白胨5g,酵母膏10g,可溶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湜 刘秋 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44卷2期 227-230页
【摘要】 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海泥样品中分离筛选稀有放线菌——游动放线菌.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依据多相分类方法确定该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菌株CN5在多数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橙色,无气生菌丝,可产生红色可溶性色素.根据系统发育、化学分类特征、形态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林华 陈靠山 等 《海洋科学进展》 2006年24卷1期 66-73页
【摘要】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山东东营海岸湿地盐碱滩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海洋菌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100 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确定粘质沙雷氏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灵 谭亿 等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2期 262-2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大连渤海老虎滩海域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方法]利用5种不同的培养基分离、培养海洋沉积物中的放线菌,并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部分放线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根据菌落表型共分离到1215株放线菌.选择271株具有代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红 林如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3期 393-3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福建东海海滩土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海洋放线菌FIM02-523,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菌株FIM02-523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橙色-暗棕色,无气生菌丝,不产生可溶性色素.系统发育、化学分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分析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献温 杨瑞丽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1期 78-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放线菌ACMA006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对人正常细胞毒性较弱.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产生可溶性色素;基质菌丝在培养早期出现横隔,随后发生断裂;最适生长温度为28℃.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晨 陆园园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10年17卷3期 260-262页ISTICCA
【摘要】 链霉菌属假浅灰链霉菌的新变种(WBF16)是分离自山东省威海市毕家疃海域的一株放线菌.为提高其代谢产物色霉素A2的产量,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确定了其产生色霉素A2的优化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20.0g,黄豆粉20.0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