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5
- 13
- 6
- 55
- 34
- 21
- 19
- 15
- 96
- 29
- 21
- 15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武冰冰 张韶蕾 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30卷3期 57-59,72页
【摘要】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可穿戴医疗设备已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近年来可穿戴医疗设备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常见类别等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企业在研发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慧琳 戴薇薇 等 《护理学杂志》 2025年40卷7期 117-1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移动医疗技术在慢性伤口居家护理应用的基本内容、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等进行范围综述,为促进慢性伤口居家护理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宏宇 李子孝 《中国卒中杂志》 2025年20卷4期 385-390页ISTICPKU
【摘要】 数字生物标志物是借助数智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等工具主动或被动采集个体的行为、生理或生化数据,再经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构建的新型指标.近年来,数字生物标志物研究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及抑郁症等领域发展迅猛,但其在脑血管病领域的应用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明悦 郭建魁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22卷3期 115-119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医疗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研究的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医疗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相关文献,检索主题词为"可穿戴或可穿戴设备和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海丽 周秀玲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40卷2期 143-148,182页ISTIC
【摘要】 可穿戴健康类设备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设备,具有监测、记录和提供实时反馈等功能,为心脏康复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综述了心率检测仪、心电监护仪、健康手表、计步器和加速度计等可穿戴健康类设备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通过综合分析各类设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恩琴 郑月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27卷4期 569-57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可穿戴设备联合5G移动医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居家运动管理中对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5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透析治疗及居家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佳佳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19卷12期 20-28页ISTIC
【摘要】 医用软件作为医疗器械(SaMD)的兴起,为医疗领域带来革新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注册监管体系提出了挑战.比较了中日两国医疗器械属性的认定和软件改进后变更注册方面的异同,在应对新兴技术时的敏感性、适应性以及在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方面的努力.日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雨嫣 何达 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31卷10期 86-90,1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国内外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为规范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奠定基础.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中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进行定性总结.结果 共纳入32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穿戴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成喜 李志伟 等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4年30卷3期 58-63,76页
【摘要】 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生理参数监测方法,在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其他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中已广泛应用.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PPG技术在医疗设备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洪昆 侯瑞麟 等 《机电工程》 2024年41卷7期 1309-1316页
【摘要】 针对外骨骼机器人在仿生性、便携性及人机交互性上的问题,在分析人体前臂进行内外旋过程中尺-桡骨运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驱动的人体前臂可穿戴的柔性外骨骼装置.首先,根据人体在发生静止性震颤时前臂肌肉中旋前圆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