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大静 张昕奕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46卷9期 58-66页
【摘要】 该文以不同的成膜时间(4、5、6、7、8 h)与成膜温度(60、70、80、90、100℃)为因素,研究不同成膜条件对海藻多酚-普鲁兰多糖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定成膜温度为 80℃时,成膜时间为 6h的可食用复合膜透光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怡 郑红霞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3期 227-238页
【摘要】 海藻酸钠是传递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多糖之一,以其为原料制备的凝胶常被用作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药物等物质的运输载体,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复配凝胶法已被用于改善单一海藻酸盐凝胶的机械性能和应用缺陷,并且应用形式多样.本文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佳豪 熊熊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41卷20期 45-50页
【摘要】 为研究纳米纤维素对海藻酸钠可食用膜的影响,首先通过改变纳米纤维素添加量制得海藻酸钠复合膜液,研究成膜溶液静态流变性能,随后在不同干燥温度下制得复合膜,研究其透光率、水溶性、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及红外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所有膜液均为假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会婷 李泂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03年24卷2期 82-83页CA
【摘要】 判断几种褐色和红色可食用的海产蔬菜类中的矿物质含量.海藻中灰烬和硫酸盐的含量较高.褐色海藻中灰烬的含量高于红色海藻.灰烬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显示,海藻中所含的宏量和微量元素比报道中可食用的陆地植物的高.可食用的褐色和红色海藻可以作为一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磊 路志芳 等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1期 91-94,101页
【摘要】 豆渣含有大量纤维素和钙,含有少量脂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扩大豆渣的利用途径,提高大豆的经济价值,以鲜豆渣为原料,通过研究酶添加量、提取温度、时间、pH 对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0.5%、反应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丽 活泼 等 《粮油食品科技》 2009年17卷3期 13-16页
【摘要】 研究了以玉米复合变性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可降解可食用薄膜的工艺.通过对膜组分和成膜工艺参数对膜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透水率和透油率等影响的研究,确定了膜的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玉米复合变性淀粉的质量体积分数为11%,甘油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斌 尚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年30卷10期 157-159页
【摘要】 介绍ω-3系脂肪酸及DHA的营养功效.同时介绍DHA在国内外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着重阐述DHA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DHA在食用植物油中应用的可行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惠子 刘成梅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8期 303-306页
【摘要】 本实验以透明度、溶解速度、水蒸气透过系数及透油系数为指标,研究料液比、增稠剂(CMC、海藻酸钠)、甘油、蜂蜡对膜性能的影响,制备一种成本低、性能好的大豆膳食纤维可食用膜.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可食用膜制备的最佳配方为料液比1:35(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宏武 何国祥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年27卷9期 102-106页
【摘要】 对湛江海域的14种主要海藻SOD粗酶蛋白含量与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OD含量高低与活性大小随藻种、生态环境、水分含量及其它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14种海藻SOD粗蛋白的含量在0.14±0.02mg/g~3.62±0.88 mg/g干重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