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5
- 1
- 5
- 18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艳红 罗承德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4期 851-8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放置不同孔径凋落袋(6目、30目和260目)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省乐山市苏稽镇不同比例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与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混合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及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远瑞 黄小荣 等 《广西植物》 2020年40卷6期 776-7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了解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在岩溶石山的生长表现以及根瘤生物量的特征,对石山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对岩溶石山4.5年生台湾桤木与速生乡土树种任豆(Zenia insignis)、顶果木(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红 杨万勤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期 159-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10:0(TⅠ)、7:3(TⅡ)5:5(TⅢ)、3:7(TⅣ)和0:10(TV)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从5种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燕 李贤伟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9期 1482-14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结瘤量能直观地反映林木的固氮能力,根瘤是植物根系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退耕还林地内林木结瘤可以为林地培肥和经营提供有益的借鉴.以四川省广元、北川、平武和丹棱4个地区退耕地内生长良好的幼龄台湾桤木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系结瘤情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万泽 王金锡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年13卷1期 59-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了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等9个影响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分布和生长的糊相似优先比法,探讨台湾桤木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结果表明,台湾桤木气候生态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部分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适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1969-19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PEG6000,研究了4种台湾桤木种源和2种四川桤木种源苗木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强度增加,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大,四川桤木种源质膜透性比台湾桤木种源增加幅度大.(2)在轻度的水分胁迫下,6个种源SOD活性均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万泽 王金锡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11期 2012-20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引种2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台湾桤木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1)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中部叶Pn日变化在生长中期表现为双峰曲线型,高峰分别出现在9:00和15:00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万泽 王金锡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年22卷6期 539-5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原产台湾,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先锋造林树种和林地培肥树种.水分是限制植物地理分布和决定植物引种能否成功的重要因子之一.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引种两年生台湾桤木苗木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关键词】 台湾桤木(A. formosana);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颖 秦红玫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41卷2期 64-65,117页
【摘要】 以台湾桤木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方法对控制外植体污染的效果,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控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0.1% HgCl2处理外植体9min,成活效果最好,污染率为40.6%.加入50 mg/L利福平、20 mg/L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长强 黄志玲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7期 1847-18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d胁迫下施N对台湾桤木植株的干物质及N、P、K、Cd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N条件下,Cd胁迫显著降低了台湾桤木根、茎和叶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各器官N、P、K的积累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根和叶的N、K含量,但对根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