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1
- 1
- 13
- 4
- 2
- 1
- 10
- 10
- 10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宾振钧 张仁懿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4期 4699-47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甘南高寒草甸常见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氮磷硅添加下,垂穗披碱草叶片对元素添加的反应.研究发现:氮添加显著提高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磷添加提高了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高浓度的硅单独、硅与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朝斌 钟全林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19期 6507-65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植物比叶面积(SLA)与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学关系,能够反映植物为获取最大光合生产所采取的内部调控机制,共同体现植物的适应策略。利用生长于同一土壤与气候环境中培育的刨花楠( Machilus pauhoi)1年生苗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冼杆标 黄钰辉 等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31卷5期 28-34页
【摘要】 为研究南亚热带人工林植物叶片氮(N)、磷(P)、硫(S)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近源类群、不同生长阶段间的差异,在佛山市云勇林场人工改造恢复形成的3~11 a生的针阔混交林和桉树林中,选择21个优势造林树种,测量了叶片N、P、S含量并计算了N: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丽 钱瑞玲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7期 2320-23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不同树种对滨海沙地干旱贫瘠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和尾巨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的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高于针叶树种(木麻黄和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彦涛 周道玮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3期 222-2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松嫩草地常见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生活型和功能群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松嫩草地80种草本植物的叶片氮、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4.2±0.96) mg.g-1和(2.0±0.10)mg.g-1,面积浓度分别为(13.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天松 胡昭佚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期 25-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养分重吸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保存机制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度变化会影响植物养分吸收.为了探讨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植物木里薹(Carex muliensis)草养分重吸收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本研究通过野外模拟增温实验,测定木里薹草成熟叶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茂松 导师:韩文轩 李凯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荒漠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在生长季节系统采集新疆荒漠地区89个地点的优势种植物的叶和粗根。通过测定植物叶和粗根中的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以下三个内容:(1)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Peng Zhang Xiao-Tao Lü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2年15卷5期 1021-1035页
【摘要】 森林生产力和碳汇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然而,迄今为止,养分限制随森林演替的时间变化仍存在争议.叶片化学计量和养分重吸收是预测植物生长养分限制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研究测定了温带森林4个演替阶段所有木本植物叶片和凋落叶中氮...
【关键词】 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森林演替;氮限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贵 余林兰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3期 367-3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森林群落的C、N、P养分循环特征,比较了天坑内外森林群落的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与天坑外部森林相比,天坑内部森林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德新 张伟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622-36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黄土高原典型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叶片与土壤碳(C)、氮(N)、磷(P)元素变化特征及其交互作用,以延安庙咀沟流域恢复20-40a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