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1
- 1
- 3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彦涛 周道玮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3期 222-2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松嫩草地常见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生活型和功能群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松嫩草地80种草本植物的叶片氮、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4.2±0.96) mg.g-1和(2.0±0.10)mg.g-1,面积浓度分别为(13.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庆水 倪晓凤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6期 690-7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热带雨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缓解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大气氮磷沉降的热点区域.目前,热带雨林原始林和次生林优势植物叶片NSCs对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纯 刘虹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4期 559-5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不同弃耕年限下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加深对弃耕地植被恢复演替过程的认识,该研究聚焦于漓江流域桂林市临桂区几个村庄的农田边界、弃耕草地、灌草丛和林地4种一定程度上反映弃耕地植被恢复程度的生境,以分布较广的草本植物,即白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冼应男 张瑛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4期 451-4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对高浓度铵(NH4+)具有较高的耐受性,是处理养殖废水的优选植物.探究外源铵对绿狐尾藻光合色素组成及氮(N)、磷(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提高绿狐尾藻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率具有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璐 葛结林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6期 482-4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中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碳(C)、氮(N)、磷(P)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功能的重要特征.该研究测定了神农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器官、凋落物及土壤的C、N、P含量,利用生物量加权法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并分析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志英 李玉霖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1期 46-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科学认识科尔沁沙地优势固沙灌木的生态适应性和固沙植被演变规律,该研究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的优势固沙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瑞 胡朝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12期 1154-11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植物养分状况和元素限制性提供依据.为了解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该研究测定、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8个泥炭地常见的3种草本植物——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蕾 孙晗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12期 1228-12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研究叶片氮(N)、磷(P)含量和氮磷比(N∶P)在地理和气候梯度上的变异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沿着长白山海拔梯度设置了14块样地,测定了48种木本植物431份叶片样品的N、P含量和N∶P,以研究气候、植物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乔姝怡 郑成洋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1期 1124-11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以福建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个氮(N)添加梯度的野外实验,研究了群落内乔木植物、灌木植物、草本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叶片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N沉降的响应,以及不同功能群和物种化学计量特征对N沉降响应的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朝臣 刘学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1期 1145-11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诊断外来植物和本地种的资源利用方式是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叶片氮(N)、磷(P)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可以反映受侵地区植物的N、P吸收能力和限制状况,为把握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为本地植物共存或消失的机制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该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