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35
- 3
- 2
- 73
- 14
- 10
- 8
- 6
- 104
- 23
- 16
- 13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时瑞梓 田星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25卷1期 31-3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trnV-atpE、psaC-ndhE序列变异特点,并通过该序列鉴别披麻草不同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方法:分别提取披麻草3种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总DNA,以trnV-atpE、psaC-ndhE为DNA条形码候选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
【关键词】 披麻草;叶绿体DNA;trnV-atpE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阳 马子兰 等 《植物研究》 2022年42卷4期 565-5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是青藏高原地区一种特有的高山草甸药用植物.为探讨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对黄缨菊居群遗传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对黄缨菊20个居群、123个个体的叶绿体DNA片段(psbA-trnH、r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家奇 付孟娇 等 《广西植物》 2021年41卷3期 396-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利用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psbA-trnH,psbI-psbK和psbJ-petA)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有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以揭示其现有的遗传结构和群体历史动态.结果表明:(1)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雨 王久利 等 《生物学杂志》 2020年37卷4期 4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叶绿体DNA标记对青藏高原地区青杨的14个野生居群开展谱系地理学研究,分析该区域青杨的遗传结构和居群动态,旨在揭示其在第四纪冰期的演化历史,为种质资源评价、遗传保护策略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提取青杨基因组DNA,cpDNA非编码区a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依容 唐丽萍 等 《广西植物》 2020年40卷1期 7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滇白珠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是一个分类困难的复合群.为了探讨其种下分类关系,该文对滇白珠复合群(包括毛滇白珠、秃果白珠和滇白珠3个变种)进行网罗式采样,基本覆盖了该复合群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同时包括菲律宾和马来西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锦 杨茜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9期 1180-11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研究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山生柳居群遗传多样性,对未来山生柳生态环境和青藏高原地区物种丰富度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设计并筛选出cpDNA引物5'trnG2G-3'trnG(UUC)和5'rpS12-rpL20,用扩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弘 蔡厚才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6期 669-6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我国东部归化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2个叶绿体基因matK和trnH-psbA片段对采自沪、浙、闽的5个代表群体的49株水仙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双基因联合序列的总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凤英 龚洵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8年46卷1期 13-2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横断山地区是许多温带植物的冰期避难所.为揭示该地区分布物种的亲缘地理结构, 检测了该地区特有、分布相对较为普遍的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的叶绿体trnL-trnF和rps16区序列变异.研究了11个居群109个个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生云 吴桂莉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8年46卷4期 573-58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草本植物由于较短的生活周期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可能会更好地揭示第四纪冰期以来植物居群变化的历史过程.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是揭示动植物居群历史的有力工具,但到目前为止对青藏高原草本植物的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本文选择在青藏高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丽华 杨慧玲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8年46卷1期 32-4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 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