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5
- 80
- 7
- 1
- 232
- 20
- 19
- 11
- 11
- 96
- 45
- 33
- 27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季宏伟 李良璧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7期 693-698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被子植物的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但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胚芽却一直被猜测具有在黑暗中合成叶绿素的能力,因为莲胚芽变绿是在四重覆盖物(子叶、种皮、果皮和莲蓬)包被下几乎不大可能透光的环境中发生的。本实验从正反两...
【中文期刊】 田韦韦 王彩霞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2012-201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文心兰浅绿条纹突变体为材料,分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组成、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观察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改变,以探寻其叶色变异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1)突变体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
【中文期刊】 吕明 刘海衡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11期 2177-218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及其野生型(L638-g)为材料,测定了叶片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o)、Chl合成代谢中间产物含量变化,及叶绿素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叶绿素酶(Chlase)和叶绿素合成代谢相关的氨基乙酰脱氢酶...
【中文期刊】 史典义 刘忠香 等 《遗传》 2009年31卷7期 698-70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绿(Chlorophyll.Chl)合成是决定植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性状,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参与植物Chl合成、分解代谢及信号调控的基因数目众多,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有可能引起Chl含量的变化,从而表现为各种叶色异常甚至导致植株...
【中文期刊】 孙捷音 张年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1962-196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油菜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Cr3529子叶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几种主要前体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突变体子叶中叶绿素生物合成第一个限速步骤的前体物质δ-氨基乙酰丙酸(ALA)含量与野生型油菜大致相同,饲喂ALA后的突...
【中文期刊】 黄晓群 赵海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8期 1685-169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绿素是植物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是一类明显的性状突变,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水稻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的发掘、作用机理及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 机理;
【中文期刊】 吴楚 范志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6期 935-94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沙培试验对水曲柳幼苗磷胁迫与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和生物量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胁迫下,水曲柳幼苗叶片内5-氨基乙酰丙酸(ALA)合成速率和胆色素原(PBG)合成酶活性下降,但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
【中文期刊】 吴楚 王政权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3年27卷6期 771-77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在东北林区广泛种植,因而其培育近来日益得到高度重视.在水曲柳的种植区域内,尽管林地内凋落物丰富,但该地区气温低,冬季长,氮素矿化速度低,氮素供给显得不足.本...
【中文期刊】 余利红 郭厚良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2年26卷1期 102-10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与被子植物不同,蓝藻叶绿素的合成存在依赖于光和不依赖于光的两条途径[1],故异养生长的蓝藻在黑暗条件下同样合成叶绿素.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蓝藻的叶绿素合成也相对稳定,其含量常作为生物量的指标.已知DCMU是一种光合作用抑制剂,阻断光系统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