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6
- 25
- 4
- 1
- 83
- 5
- 2
- 2
- 2
- 60
- 21
- 12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玉朋 郑霞 等 《草业学报》 2009年18卷6期 226-234页
【摘要】 叶绿素荧光技术作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手段,在光合突变体筛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用该技术,大量光合突变体得以分离,并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突变基因也被陆续克隆,同时利用这一技术的筛选方法也随着人们对光合作用机制认识的深入,不断得到了改进,本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立琨 李文矫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14期 10,12页
【摘要】 为建立快速检测油菜新鲜度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指标,以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参照,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室温保存时间的延长,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显著下降,下降最快的时间分别是第3天和第2天.叶绿素荧光指标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爽 ULAANDUU Namuun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3年39卷12期 33-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生长过程受到一系列以环境因子(温度、干旱、盐和重金属等)为代表的非生物胁迫影响,进而阻碍以物质转化与能量代谢等为主要特征的光合进程.光系统 II(PSII)是位于类囊体膜上的多亚基色素-蛋白质复合物,通过捕获光能完成水的光解和质体醌的还...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光系统 II(PSII);叶绿素荧光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熙东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6期 70-72页PKU
【摘要】 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关键生理过程的天然探针,为洞察植物光合效率提供了无损且灵敏的手段.将叶绿素荧光技术引入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开展定量实验,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该技术,利用便携式藻类荧光仪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为高中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佳祺 赵自仙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年25卷10期 1713-17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磷肥当季利用率低,而过量施磷则会加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挖掘马铃薯自身磷高效遗传特性,培育耐低磷品种是节约磷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建立基于光合表型参数的马铃薯品种(系)耐低磷能力评价体系,可实现耐低磷马铃薯种质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玲 张卫娜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11年27卷8期 676-68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镉离子(Cd2+)具有强植物毒性,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为了研究重金属镉对拟南芥的毒害作用,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及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光合参数的变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伟锋 侯浩楠 等 《中国种业》 2022年11期 62-66页
【摘要】 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周期长,而种皮叶绿素在欧洲被广泛用于种子成熟度或活力的判别.以叶绿素检测法为对照,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提取不同活力水平紫苏种子的表型指标,结合单粒发芽情况及群体发芽试验,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可替代的种子活力快检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月 许博涛 等 《草业科学》 2018年35卷9期 2220-2229页
【摘要】 为探明酸雨对桑树(Morus alba)幼苗生长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 2 SO 4和HNO 3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3)模拟酸雨沉降,连续处理一年龄桑树幼苗28 d.结果表明,pH 3.5模拟酸雨处理桑树幼苗,叶片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应波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年25卷7期 628-6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水中莠去津的Tox Y-PAM荧光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三角褐指藻作为指示生物,采用ToxY-PAM叶绿素荧光仪检测水样中莠去津对藻液光合信号的抑制程度,测定水中莠去津的含量.结果 该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5μ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德翠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3卷3期 178-181页
【摘要】 本文以牡丹‘卷叶红’叶为材料,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叶发育过程中牡丹光系统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面积的不断扩大,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基于光吸收的性能指数(PIABS)变化灵敏.随叶的发育,单位面积上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