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2
- 1
- 1
- 1
- 1
- 1
- 3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青 王宇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4年51卷4期 731-742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细胞的分节时钟控制着体节的周期性形成.体节是沿身体轴的重复结构,最终发育形成椎骨和肋骨.如果分节时钟受到干扰,体节形成就会出现缺陷,从而导致身体发育异常,最终产生脊柱先天性疾病.参与体节发育的主要模型是时钟和波前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维伟 邵琪 等 《生理学报》 2024年76卷1期 119-1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神经同步活动被认为是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关键.脑内存在多种不同频段的局部同步活动和区域间同步活动,这些神经同步活动与多种行为和认知功能相关.记忆作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其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与神经同步活动关系密切.本文主要从体内非快速眼动(n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 袁佩君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6年43卷4期 308-31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具有特定频率的节律性刺激能同步大脑内相应频率的神经振荡,使神经活动与外界刺激发生相位锁定,称之为神经振荡-外界节律同步化(neural entrainment).这种同步化的现象伴随着大脑内神经元集群兴奋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并与节律信息加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敏鹏 李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9年36卷2期 320-32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选择性注意促进了大脑对外界的感知、协调分配了大脑的有限资源,这一认知过程依赖于注意相关脑网络的神经电活动.节律性的神经振荡作为大脑神经电活动的重要形式,与选择性注意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几十年来,两者的关系成为了热点研究问题.通过外部节律性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沛光 伍静 《临床急诊杂志》 2019年20卷3期 235-2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早期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机械通气的NRDS早产儿71例随机分为HFOV组36例,SIMV组35例,两组均予固尔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广 导师:章晓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神经元群体活动作为神经信息编码和大脑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往往表现出丰富的动态特性,呈现出不同频率的同步振荡特征。这种特征性的群体活动不仅与成年大脑诸多功能有密切关联,并且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同步振荡活动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形成、如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文 导师:林宗涵 北京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博士) 1999年
【摘要】 由于目前的电生理实验尚无法无创性地同时观测大量神经元电活动,因此,借助建立 在电生理实验和解剖知识基础上的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探索神经元群电活动 同步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别建立了产生纺锤波、delta波、慢波和入睡EE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凝 邢丹琴 等 《生理学报》 2017年69卷5期 647-6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神经元集群(neuronal ensemble)的节律性活动往往能诱导产生清晰可见的神经振荡,反映着该群神经元规则化和同步化的活动.通常依据频率可将神经振荡分为delta振荡(0.5~3 Hz)、theta振荡(4~12 Hz)、beta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琳子 吴越 等 《生命科学》 2017年29卷8期 785-789页ISTICCSCD
【摘要】 昼夜节律生物钟包括信号输入途径、核心振荡器和信号输出途径.在生物钟振荡周期与环境信号的同步过程中,信号输入途径感应外界环境的时间变化信号致使生物钟振荡周期和环境同步,并将其输入途径接受的外界信息传递给核心振荡器,核心振荡器再通过不同输出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