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5
- 13
- 1
- 36
- 34
- 15
- 13
- 1
- 32
- 23
- 15
- 11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文强 徐艳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年20卷9期 729-7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加容量保证通气(PSV+VG)两种模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撤机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小于32周,且需要机械通气的40例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利 刘海燕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年29卷2期 130-1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2组:SIMV+ PSV +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郴州 刘东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年28卷2期 124-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比例辅助通气(PAV)、高频振荡通气(HFO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使用过PAV、HFOV、SIMV 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荣 周海燕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年27卷24期 1894-18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幼兔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时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30只20 ~ 30 d日龄健康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4组:(1) PAV组(n=8),灌入胎粪混悬液后予PAV通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薇薇 谭三智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年12卷7期 524-5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0例RDS早产儿,常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替代治疗后,随机分入nSIMV组或nCPAP组,观察治...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枫 刘先福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年19卷2期 111-1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临床对肺挫伤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多采用辅助模式,如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和SIMV联合PSV模式.2000年1月-2005年4月,我科对收治的60例肺挫伤患者采用这3种通气模式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早期通气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显荣 曾国兵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年19卷7期 404-4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寻找适宜的呼气末正压(PEEP),研究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交叉试验方法.选取11例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经漂浮导管、桡动脉导管进行持续心排血量(...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鲁渤 宋振国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年15卷7期 438-4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全麻患者在肌松恢复期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双水平压力正压通气(BiPAP)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3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3组.术中初始通气方式均为IPPV,给最后一次肌松剂后将后两组的通气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英智 徐磊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年12卷1期 25-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BIPAP-SIMV-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持续气道正压(SIMV-PS-CPAP)两种脱机方式效果.方法:49例呼吸衰竭患者按脱机方式不同分为:BIPAP-S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 李书芳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年18卷22期 4362-43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NAVA) 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9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n=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