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89
- 335
- 175
- 2
- 1271
- 147
- 45
- 34
- 25
- 502
- 164
- 157
- 150
- 1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骆赟韵 李佳阳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5期 1188-1191,119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拟对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验案进行数据挖掘,找出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分析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用药经验.方法:选取weka软件中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最小支持度>0.15,最小置信度>0.6)对所收集...
【中文期刊】 徐秀丽 刘雁峰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9期 2528-2532页 ISTICPKUCA
【摘要】 燕京中医流派源远流长,是著名的中医流派之一,其妇科名家在中医妇科诊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及独到的学术见解.不孕症是影响人类生殖健康最主要的疾病,困扰众多渴求生育的妇女.通过收集燕京妇科名家治疗不孕症的理论资料及临床验案,浅析燕京妇科名家治...
【中文期刊】 张润顺 谢琪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5期 761-76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实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实施目标,设计开发了“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融项目管理与数据管理于一体,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数据采集包括从师医案、经验方、中药...
【中文期刊】 韩延华 刘淑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3期 189-1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代中医妇科名家代表了该时代中医妇科的最高水平.文章以学术流派的形式对当代8位中医妇科名家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整理研究,在探讨各流派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反对门户之见,旨在寻求其学术的交融性、贯穿性.这对传承这些医家的理论思想,指导临床医...
【中文期刊】 刘明秋 《中国医院》 2008年12卷4期 63-64页 ISTICPKU
【摘要】 介绍了解放军总医院着眼创建研究型医院要求,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以名家、名师、名医为代表的"三名"人才建设工程的做法和成效,通过实践调动了干部积极性,激发了人才队伍活力,培养选拔了一批创新型优秀人才,推动了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
【中文期刊】 唐雪纯 杭晓屹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28卷7期 134-136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以《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为主要依据,搜集整理30位当代中医皮科名家治疗脱发的经验及学术思想.当代中医皮科名家在临床治疗脱发中传承经典、开拓创新,从先后天全面论治脱发.重视肝、脾、肾三脏与人体气、血、精等理论研究与应用,治疗中辨病与...
【中文期刊】 吴帅 于天源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9期 105-108页 ISTIC
【摘要】 选取近现代6位已故中医推拿名家,按照生年依次为刘寿山、曹锡珍、罗有明、李墨林、丁季峰、李祖谟.对推拿名家生前所著临床诊治踝关节扭伤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各家诊治踝关节扭伤的思路与方法,有助于临床采用推拿手法诊治踝关节扭伤.
【中文期刊】 张旭东 李瑞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3期 108-111页 ISTIC
【摘要】 目的:归纳总结10位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诊治郁证的方法以裨益临床.方法:选取10位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对其生前诊治郁证医案进行搜集整理.结果: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按照生年依次为王乐亭,杨永璇,夏寿人,彭静山,邵经明,郑魁山,程莘农,师怀堂,于书...
【中文期刊】 盛增秀 庄爱文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2卷8期 557-559页 ISTIC
【摘要】 文章从古代名家众多中风医案中,选择其中体质与中风发病和治疗相关的典型病案予以评议,旨在加深“体病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为现代临床诊治本病提供借鉴.
【中文期刊】 屈庆 刘旭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2卷3期 217页 ISTIC
【摘要】 中医学历来强调治病要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处方用药采取不同的用药原则.银翘散为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辛凉解表首方,并附以临床加减七方,颇为周密.但对于临证,针对迥异的风土人情和气候差异,银翘散原方并不是金科玉律,仍需遵循...